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傍州例在词典中的解释
pángzhōu

傍州例

拼音páng zhōu lì

注音ㄆㄤˊ ㄓㄡ ㄌ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例子;榜样。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二折:“劝普天下前婚后嫁婆娘每,都看取我这般傍州例。” 元 钟嗣成 《一枝花·自序丑斋》套曲:“一箇斩蛟龙秀士为高第,升堂室今古谁及;一箇射金钱武士为夫壻,韜略无敌,武艺深知。丑和好自有是和非,文和武便是傍州例。” 明 康海 《中山狼》第四折:“俺只索含悲忍气,从今后见机莫痴。呀,把这负心的 中山狼 做傍州例。”亦省作“ 傍州 ”。 元 无名氏 《醉写赤壁赋》第二折:“ 韩吏部 李翰林 他今日立下傍州,他每是遭流的罪罪首。”

基本含义

  • 指以特殊的例子或行为来警示他人,使其不敢再犯同样的错误。

详细解释

  • 傍州例源自宋代文学家苏洵的《答吴尧夫书》:“傍州有例,刺举有罪,其人以状闻,州官不敢批,以闻于朝,朝官批之,状闻者以状闻者有罪。”意思是说,傍州有一个例子,刺举有罪的人向州官告发,州官不敢批准,只能将此事上报朝廷,朝廷官员才会批准。后来,这个例子就成了一种比喻,用来形容以特殊的例子或行为来警示他人,使其不敢再犯同样的错误。

使用场景

  • 该成语常用于教育、劝导和警示他人不要重复犯错。可以用于讲述故事、写文章、开会演讲等场合。

故事起源

  • 傍州例的故事起源于宋代文学家苏洵的《答吴尧夫书》。苏洵是苏轼的父亲,他在这封信中讲述了一个傍州例的故事,以此来劝告吴尧夫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成语结构

  • 傍州例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他经历了一次惨痛的失败,成为了大家的傍州例。2. 这个案例成为了我们公司的傍州例,提醒大家不要重蹈覆辙。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傍州例”与“警示他人不要重复犯错”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个州官,有责任警告他人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如“以毒攻毒”、“一石二鸟”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用傍州例来告诉我们不要抄作业,要自己独立完成。2. 初中生:我爸爸常常用傍州例来教育我,让我不要学坏同学的不良行为。3. 高中生:老师在班会上讲了一个傍州例,提醒我们不要在考试中作弊。4. 大学生:这个案例成为了我们学校的傍州例,警示大家不要参与违法活动。

拆字解意

傍州例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