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礼后兵
拼音xiān lǐ hòu bīng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xiān lǐ hòu bīng ㄒㄧㄢ ㄌㄧˇ ㄏㄡˋ ㄅㄧㄥ
先礼后兵(先禮後兵)
◎ 先礼后兵 xiānlǐ-hòubīng
[take strong measures only after courteous ones fail] 谓办交涉时,先采用礼貌的方式,行不通时再使用强硬手段
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三国演义》
基本含义
- 先行礼貌,后动武力。在处理事情时,先表现出礼貌和善意,而不是立即采取激烈的行动。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强调了在解决问题或处理冲突时,应该先以礼貌的方式与对方交流,而不是立即使用武力或激烈的手段。它强调了以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通过友好和善意的态度来化解冲突,以避免进一步的争斗或冲突。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提醒人们在处理个人关系、商务谈判或国际事务时,应该先以礼貌和善意的方式来交流和解决问题。它也可以用于教育孩子们学会与人友善相处,以及解决冲突时保持冷静和理智。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孟子·离娄上》这篇文章中。它是孟子在与离娄进行辩论时提出的观点,用来强调在解决问题时应该先以礼貌和善意的方式来交流。
成语结构
- 先礼后兵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先”表示先行, “礼”表示礼貌,“后”表示后来,而“兵”表示武力。
例句
- 1. 在解决争端时,我们应该先礼后兵,以和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2. 他们通过先礼后兵的方法成功地解决了之前的分歧。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这个成语拆分成两个部分来记忆。先记住“先礼”,表示先行礼貌。然后记住“后兵”,表示后来才动用武力。通过将这两个部分结合起来,可以更容易地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和而不同”、“和为贵”等,可以帮助进一步理解文化中强调和平与礼貌的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先礼后兵,不要打架解决问题。2. 初中生:在解决冲突时,我们应该先礼后兵,用和平的方式来解决。3. 高中生:在交流和谈判时,我们应该先以礼貌的方式表达观点,然后再考虑使用其他手段。4. 大学生:在国际关系中,先礼后兵是一种重要的原则,以避免冲突和战争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