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戍
拼音zhòng shù
注音ㄓㄨㄙˋ ㄕ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重兵戍守。《晋书·陶回传》:“ 峻 知 石头 有重戍,不敢直下。”
基本含义
- 指重重围攻,多用来形容敌人严密包围的情况。
详细解释
- 成语“重戍”由两个词组成,其中“重”表示重复、再次,戍”表示军队在边境驻扎。因此,“重戍”意味着多次围攻或多重包围的情况。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敌人密集包围、重重围攻的情景,也可以用于比喻某个地方或某个人被多方面围攻或压力重重的情况。
故事起源
- 《战国策·齐策一》载:“齐围之。重戍而围之。”指的是战国时期,齐国被敌国围攻,但齐国采取了多次围攻的策略,最终成功击退了敌人。
成语结构
- 动词+名词
例句
- 1. 敌军重戍,我军奋勇抵抗,最终取得了胜利。2.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我们必须要应对各方面的压力,像重戍一样坚守阵地。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重戍”想象成敌人围攻的情景,多次重复的围攻就像是重戍。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战争、围攻相关的成语,如“围魏救赵”、“围城打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敌人重重包围了我们的村庄,但是我们英勇抵抗,最终将他们赶走了。初中生:在高考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像是被各种考试压力重重围攻的,但是我依然坚持学习,取得了好成绩。高中生:在国际竞争中,我们的企业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就像是被重戍一样,但是我们要坚持不懈,争取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