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玉俎在词典中的解释

玉俎

拼音yù zǔ

注音ㄧㄩˋ ㄗ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 古代祭祀、设宴时,用以盛牲的礼器。 三国 魏 曹植 《九咏赋》:“兰肴御兮玉俎陈,雅音奏兮文虞罗。” 南朝 齐 谢朓 《三日侍宴曲水》诗:“金觴摇荡,玉俎推移。” 唐 权德舆 《奉和圣制中春麟德殿会百寮观新乐》:“玉俎映朝服,金鈿明舞茵。”

基本含义

  • 指用玉制成的祭器,比喻文采斐然、才华出众的人。

详细解释

  • 玉俎是古代祭祀时用来摆放祭品的器具,由玉石制成,形状像斧头。玉俎是一种贵重的器物,因此成语“玉俎”常用来形容人才出众,才华横溢,具有非凡的文采和才能。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多用于褒义,形容人的才华出众,能力非凡。可以用来形容文学作品、艺术家、学者、政治家等具有卓越才华和出众能力的人。

故事起源

  • 《论语·述而》中有这样一段话:“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学,如囚何?囚不遣不疑。’”其中的“如囚何?”意思是指如果一个人不学习,就像被囚禁一样。后来,人们将“囚”解释为“俎”,即祭祀时摆放祭品的器具,而将“如囚何?”解释为如果一个人不学习,就像被囚禁在俎上一样。由此形成了成语“玉俎”。

成语结构

  • 主体词语是“玉俎”,没有其他修饰词。

例句

  • 1. 他的文采出众,堪称玉俎中的佼佼者。2. 这位年轻的作家才华横溢,被誉为当代文坛的玉俎。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玉俎”这个成语与“才华出众”、“文采斐然”等类似的词语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才华、文采相关的成语,如“文采飞扬”、“才高八斗”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画画技巧很好,是我们班级中的玉俎。2. 初中生:她的演讲非常出色,堪称学校的玉俎。3. 高中生:他的写作水平很高,是文学社团的玉俎。4. 大学生:她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广泛关注,被誉为学术界的玉俎。

拆字解意

玉俎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