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民
拼音luò mín
注音ㄌㄨㄛˋ ㄇㄧㄣˊ
繁体
基本解释
指古时垦食雒田的 交趾 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叶榆河》:“《交州外域记》曰:‘ 交趾 昔未有郡县之时……民垦食其田,因名为雒民。’”参见“ 雒田 ”。
基本含义
- 指愚昧无知的人,也指庸俗、粗鄙的人。
详细解释
- 雒民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齐风·雒》中,其中雒指的是一个地名,而民则是指人民。雒民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指那些生活在雒地的人们,他们因为生活条件的艰苦和地理环境的限制,缺乏文化教育,知识水平较低,举止粗鄙。因此,雒民成了贬义词,用来形容愚昧无知、庸俗粗鄙的人。
使用场景
- 雒民一词通常用来形容那些缺乏教育、知识水平低下、举止粗鄙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批评某些人的行为或言论低俗、无知。
故事起源
- 《诗经·齐风·雒》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篇章之一,描述了雒地的人民的生活状况。由于当时雒地的人民受到地理环境和生活条件的限制,缺乏文化教育,因此被称为雒民。这个词语后来被引申为形容愚昧无知、庸俗粗鄙的人。
成语结构
- 雒民为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其中形容词“雒”用来形容名词“民”。
例句
- 1. 这些言论如此庸俗粗鄙,完全是一派雒民之言。2. 那个人一副愚昧无知的样子,真是个彻头彻尾的雒民。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雒民”中的“雒”字与“愚”字相对应,两者都有贬义含义,表示愚昧无知。而“民”字则表示人民,表示庸俗、粗鄙的人。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雒民相关的成语,如“雒然”、“雒阳”等。此外,还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愚公移山”、“无知者无畏”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那个同学的举止真是太雒民了,一点都不懂礼貌。2. 初中生:他的思想观念如此雒民,完全不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观。3. 高中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不要成为一群雒民,要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标。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雒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