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桃竹在词典中的解释
táozhú

桃竹

拼音táo zhú

注音ㄊㄠˊ ㄓ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竹的一种。质地坚实,为制箭、做手杖、编席的好材料。《隋书·北狄传·西突厥》:“帝取桃竹白羽箭一枝以赐 射匱 。” 唐 李白 《酬宇文少府见赠桃竹书筒》诗:“桃竹书筒綺绣文,良工巧妙称絶羣。” 宋 苏轼 《赠蒲涧信长老》诗:“已从 子美 得桃竹,不向 安期 觅枣瓜。”自注:“此山有桃竹,可作杖,而土人不识,予始録 子美 诗遗之。” 元 王恽 《番禺杖》诗:“桃竹那能比,桄榔未足歌。”

基本含义

  • 指两者相差悬殊或对比鲜明。

详细解释

  • 桃竹是由桃树和竹子组成的成语,桃树象征着高大、鲜艳、美丽,而竹子则象征着纤细、坚韧、朴素。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两者之间的差异极大或对比鲜明。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桃竹常常用来形容两者之间在外貌、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很大。

故事起源

  • 《晋书·王濬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王濬是晋朝的一位将领,他身材魁梧、气质高雅,被誉为“桃李满天下”。而他的弟弟王导则身材矮小、相貌平庸,被人戏称为“竹子”。因此,人们就用“桃竹”这个成语来形容两者之间的差异。

成语结构

  • 主体部分是“桃竹”,两个字分别表示两个不同的事物。

例句

  • 1. 他们兄弟俩真是桃竹一对,一个高大威猛,一个瘦小可爱。2. 这两个队员的能力水平差距太大了,简直是桃竹之别。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桃竹”与两者外貌、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距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形象的记忆,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桃竹相似的成语,例如“龙飞凤舞”、“鹤立鸡群”等,加深对比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一个同学特别聪明,其他同学和他相比就是桃竹一对。2. 初中生:在篮球比赛中,两支队伍的实力差距很大,简直是桃竹之别。3. 高中生:他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类型的人,一个喜欢读书写作,一个喜欢打篮球,真是桃竹一对。

拆字解意

桃竹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