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长
拼音qīn cháng
注音ㄑㄧㄣ ㄔㄤˊ
繁体
基本解释
指父母尊长。《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宋 孙奭 疏:“知爱亲长,知敬兄,此所谓良能良知也。” 宋 范质 《戒儿侄八百字》诗:“怡怡奉亲长,不敢生骄易。” 徐兴业 《金瓯缺》第九章一:“他这个长公子向来也不是以大贤大德、孝顺亲长出名的。”
基本含义
- 亲近长辈,尊敬长辈
详细解释
- 亲长是指对长辈亲近、尊敬的态度和行为。它强调尊重、孝顺和敬重长辈的重要性,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使用场景
- 亲长常用于教育场景,用来教育孩子们要尊敬长辈、孝顺父母。同时,也可以用在日常交往中,提醒人们要对长辈保持尊重和礼貌。
故事起源
- 亲长的故事起源于《论语》中的一则对话。孔子的弟子曾问他如何做到尊敬长辈,孔子回答说:“亲之则敬,敬之则亲。”意思是如果你亲近长辈,就会对他们尊敬;如果你尊敬长辈,就会更亲近他们。
成语结构
- 亲长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亲”表示亲近,与“长”表示长辈搭配使用。
例句
- 1. 孩子们应该学会亲长,尊敬父母和长辈。2. 作为学生,我们要亲长,尊敬老师。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亲长这个成语:1. 可以把“亲”字和“长”字的意思联系起来,亲近长辈就是亲长。2. 可以编写一首简短的歌曲或者口诀,帮助记忆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延伸学习
- 可以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亲长的重视和教育方法,了解更多关于尊敬长辈和孝顺父母的传统价值观。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亲长,好好孝顺爸爸妈妈。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要亲长,尊敬老师。3. 高中生:亲长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