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竖儒在词典中的解释
shù

竖儒

拼音shù rú

注音ㄕㄨˋ ㄖ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对儒生的鄙称。《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沛公 駡曰:‘竖儒!夫天下同苦 秦 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 秦 ,何谓助 秦 攻诸侯乎?’” 司马贞 索隐:“竖者,僮僕之称, 沛公 轻之,以比奴竖,故曰‘竖儒’也。” 唐 权彻 《题沉黎城》诗:“不学竖儒辈,谈经空白头。”《三国演义》第三一回:“ 袁绍 大怒曰:‘竖儒怎敢笑我!我必杀之!’” 清 孙枝蔚 《览古》诗:“所恃楫与秩,岂知皆竖儒。”
    (2).有时用以谦称自己。《后汉书·马援传》:“惟陛下留思竖儒之言,无使功臣怀恨黄泉。” 李贤 注:“言如僮竖无知也。” 清 杨绳武 《孝陵》诗:“竖儒瞻拜旧山陵,落日平芜百感生。”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有傲慢、自负的态度和行为。

详细解释

  • 竖儒是由“竖”和“儒”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竖”意为傲慢、自负,“儒”意为儒家学派,指代儒家学说。竖儒指的是对儒家学说有傲慢、自负态度的人。

使用场景

  • 竖儒一词常用于形容那些不尊重他人、自以为是的人。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虚心学习、不尊重他人意见的人。

故事起源

  • 关于竖儒的故事并不多见,但一般认为它是源于儒家思想的反面。儒家强调谦逊、虚心学习,而竖儒则是指那些对儒家学说自负、傲慢的人。

成语结构

  • 竖儒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对老师的指导总是充耳不闻,真是个竖儒。2. 那个同学自从考了个好成绩后就变得越来越竖儒了。

记忆技巧

  • 你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竖儒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得笔直,高傲地看着别人,表现出对自己知识的自负态度。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儒家学说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价值观,并学习如何谦虚、尊重他人。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同桌总是不愿意听我的建议,他真是个竖儒。2. 初中生:他考了个好成绩后就变得越来越竖儒了,不再和我们一起学习了。3. 高中生:那个同学自以为是,总是对别人的观点不屑一顾,真是个竖儒。

拆字解意

竖儒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