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夏虫语冰在词典中的解释
xiàchóngbīng

夏虫语冰

拼音xià chóng yǔ bīng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xià chóng yǔ bīng ㄒㄧㄚˋ ㄔㄨㄙˊ ㄧㄩˇ ㄅㄧㄥ

    夏虫语冰(夏蟲語冰) 

    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语本《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於海者,拘於虚也;夏虫不可以语於冰者,篤於时也。” 清 王韬 《六合将混为一》:“不审倚伏之机,不明顺逆之故,是犹醯鷄处瓮,别有一天,夏虫语冰,莫知其候也。”《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哂夏虫之疑冰,整轻翮而思矫。” 李善 注:“言浅近小智,同乎夏虫,今既哂之,故整翮思矫也。” 张铣 注:“夏虫不知冬有寒冰,亦犹小智不识高道,故笑之。” 宋 梅尧臣 《中伏日永叔遗冰》诗:“巨块置我前,凝结造化移。畏冷不敢食,有类夏虫疑。”

基本含义

  • 形容个体的见识狭窄,不能理解大道理或大道理对他们毫无影响。

详细解释

  • 夏虫语冰出自《庄子·秋水》篇,比喻见识浅薄,不能理解高深的道理。夏天的虫子只能在冰上爬行,它们无法理解冰的本质和冰的特性。这个成语也用来形容个体的见识狭窄,缺乏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某人对深奥的道理或大道理不理解或不感兴趣的情况。也可以用于批评某人的见识狭窄,缺乏眼界和思考能力。

故事起源

  • 夏虫语冰这个成语出自庄子的《秋水》篇。庄子讲述了一个虫子在冰上爬行的故事,比喻了人们对于高深道理的无知和无法理解。

成语结构

  • 夏虫语冰的结构是“夏虫”和“冰”,通过这两个词的组合来形容个体的见识狭窄。

例句

  • 1. 他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就像夏虫语冰,完全无法理解其中的道理。2. 这个人的见识太狭窄了,简直就是夏虫语冰。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夏虫语冰比喻为夏天的虫子在冰上爬行,无法理解冰的本质。可以通过这个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庄子的《秋水》篇,了解更多关于夏虫语冰的故事和庄子的思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夏虫语冰,小朋友们不懂得冰的冷。2. 小学生:他的知识水平就像夏虫语冰,对于科学原理一无所知。3. 初中生:这个人的见识太狭窄了,简直就是夏虫语冰。4. 高中生:在这个信息时代,不更新知识就像夏虫语冰一样,会被淘汰的。5. 大学生:有些人对于文化艺术一窍不通,真是夏虫语冰。

拆字解意

夏虫语冰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