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撞
拼音mào zhuàng
注音ㄇㄠˋ ㄓㄨ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冒失莽撞。《红楼梦》第三四回:“ 薛蟠 见妹子哭了,便知自己冒撞。”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四章:“口音咱们听不懂,他们又到处点野火,咱们冒撞进村不好。”
基本含义
- 指冒犯、得罪别人,不顾及对方的感受或社会规范,蛮横无礼的行为。
详细解释
- 冒撞一词源于古代,形容人的行为举止粗鲁、无礼,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容易引起冲突和矛盾。这个成语的使用强调了人们在社交场合中应该尊重他人,遵守社会规范,不得冒犯或得罪他人。
使用场景
- 冒撞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人的行为举止不恰当,不尊重他人的感受,例如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无礼地插话、对长辈或上司不恭敬等。它也可以用来劝告他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冒犯他人。
故事起源
- 冒撞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特定的故事,它是根据中国古代社会礼仪和道德观念发展而来的。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礼仪,尊重他人是一种美德,而冒撞则是行为不当的反面。
成语结构
- 冒撞是由“冒”和“撞”两个词组成的,其中“冒”表示冒犯、得罪,而“撞”表示冲突、碰撞。两个词合在一起形成了描述不恰当行为的成语。
例句
- 1. 他对长辈说话总是毫不客气,真是冒撞至极。2. 在公共场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冒撞他人。3. 这个年轻人冒撞了老师,被批评了一顿。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冒撞”与冒犯、得罪别人的行为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自己在公共场合不顾他人感受的行为,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更多相关的成语,例如“冒昧”、“招摇”等,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小心冒撞了同学,他生气地走开了。2. 初中生:他对老师说话态度很冒撞,被批评了。3. 高中生:在社交场合要注意言行,不要冒撞他人,以免引起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