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巧若拙
拼音dà qiǎo ruò zhuō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dà qiǎo ruò zhuō ㄉㄚˋ ㄑㄧㄠˇ ㄖㄨㄛˋ ㄓㄨㄛ
大巧若拙
◎ 大巧若拙 dàqiǎo-ruòzhuō
[a man of great wisdom often appears slow-witted] 真正灵巧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很笨拙
基本含义
- 表面看起来笨拙,实际上非常巧妙。
详细解释
- 形容人的行动或方法看似笨拙,实际上却非常巧妙独到。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才智和技艺超出表面上的外观,或者用于称赞别人的聪明才智。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出自于《论语·卫灵公》中的一句话:“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厚积薄发,温故而知新。”这句话是孔子对于卫灵公提出的问题给出的回答。其中的“大巧若拙”一词,形容人的才智和技艺看似笨拙,实际上却非常巧妙。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如同
例句
- 1. 他的画作大巧若拙,看似简单,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2. 这位年轻的厨师虽然技艺大巧若拙,但他的菜肴却非常美味可口。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这个成语的意思,想象一个人在表面上看起来笨拙,但实际上却能够以巧妙的方式解决问题。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巧夺天工”、“巧妙无比”等,以扩展对巧妙技艺的描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虽然写字笨拙,但我每天都在努力练习,希望能够大巧若拙地写出漂亮的字。2. 初中生:虽然我在学习上不是很聪明,但我会通过巧妙的学习方法来提高自己的成绩,大巧若拙地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我在解决问题上虽然不擅长,但我会通过灵活的思维和巧妙的方法,大巧若拙地找到解决方案。4. 大学生:在面对复杂的实验和研究时,我会运用大巧若拙的方法来完成任务,以取得优异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