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谕
拼音miàn yù
注音ㄇㄧㄢˋ ㄧㄩ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面谕 miànyù
[instruct sb.in person;tell sb.in person] 当面给予训示或下达命令
请天子登五凤楼,召百官面谕讨贼。——《三国演义》
英文翻译
1.allocution
详细解释
(1).当面训示。《旧唐书·张濬传》:“既宣詔,军士按兵默然, 濬 并召将佐集於鞠场面諭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 吕好问 为右丞,特赐金带。 高宗 面諭曰:‘此带朕自视上方工为之。’盖特恩也。”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一·咸丰季年三奸伏诛》:“一切罪状,均经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面諭,议政王军机大臣逐条开列。”
(2).古代的一种公文程式。《宋史·神宗纪二》:“乙卯,詔:‘诸传宣、内批、面諭,事无法守,并从中书、枢密覆奏。’”
基本含义
- 指面对面地告知或通知。
详细解释
- 面谕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面”表示面对面、直接,而“谕”表示告知、通知。面谕的意思是直接面对面地告知或通知,没有中间人或媒介。这个成语常用于表示高级官员向下级官员或民众传达重要消息或政策的场景。
使用场景
- 面谕常用于描述高级领导向下级传达重要通知、指示或政策的情况。它可以用于政府部门、军队、企事业单位等各种组织机构中。
故事起源
- 面谕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周礼·地官司徒·大宗伯》中,原文是“面谕于民”。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独立的成语,并被广泛使用。
成语结构
- 面谕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面”和“谕”组成。
例句
- 1. 领导亲自面谕,要求我们加强工作纪律。2. 总统面谕全国,呼吁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击疫情。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面谕”与“面对面告知”相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同时,可以将“谕”这个字与“宣布”或“通知”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政府、组织机构相关的成语,如“奏谢”、“直言敢谏”等,可以帮助扩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面谕我们明天要参观博物馆。2. 初中生:校长面谕全校师生,要求大家共同努力,提高学习成绩。3. 高中生:校长面谕我们要加强安全意识,确保校园安全。4. 大学生:教授面谕我们要按时完成毕业论文,并准备好答辩。5. 成年人:公司总经理面谕我要去外地出差一周,希望我能代替他主持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