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中物
拼音náng zhōng wù
注音ㄋㄤˊ ㄓㄨㄥ 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释义]
(名)比喻不用多费力气就可以得到的东西。
[构成]
偏正式:囊中(物
近义词
瓮中鳖
英文翻译
1.sth. which is in the bag; be easily got at; sth. certain of attainment
详细解释
◎ 囊中物 nángzhōngwù
[be easily got at as things in one's bag;sth.which is in the bag-sth.certain of attainment] 喻稳稳到手或不用费力就可获得的物品
袋子里的东西。比喻易得而任人支配之物。《资治通鉴·隋恭帝义宁元年》:“今主昏国乱…… 代王 幼冲, 关中 豪杰并起,未知所附,公若鼓行而西,抚而有之,如探囊中之物耳。”《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煜》:“ 穀 曰:‘中国用吾为相,取 江 南如探囊中物尔。’” 沙汀 《淘金记》五:“他要请他到 郭金娃 馆子里大吃一台,那么,那个豪无社会经验的青年人,一定会是他的囊中物了。”
基本含义
- 指已经得到或掌握在手中的东西,形容非常确实或十分容易获取。
详细解释
- 成语“囊中物”源自于《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曰:‘寡人之囊中有物,不与乎’。”意思是梁惠王说:“我囊中有东西,不会给你。”后来,人们用“囊中物”来形容某样东西已经得到或掌握在手中,不再需要费力去追求。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样事物或资源已经获得,不需要再付出太多努力即可拥有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的特长或技能已经非常熟练,轻易可以掌握。
故事起源
- 据传,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梁国国王,名叫梁惠王。梁惠王非常富有,他的囊中装满了财富和珍宝。有一天,他的朋友来找他借钱,梁惠王却说:“我囊中有物,不与你。”这个故事被后人用来形容某样东西已经得到或掌握在手中,不再需要费力去追求。
成语结构
- 囊中物是一个名词短语,由“囊中”和“物”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囊中”表示囊袋内的意思,“物”表示东西的意思。
例句
- 1. 他的钱包里已经有了十万元,可以说是囊中物了。2. 这个问题对他来说是囊中之物,轻而易举就能解决。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囊中物”与“手中的东西”联系起来,想象将东西放入囊中,囊中的物品就成为自己的了。
延伸学习
- 1. 深入了解梁惠王的故事,了解其为何使用“囊中物”这个成语。2. 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易如反掌”、“唾手可得”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已经学会了加法和减法,对我来说,数学已经是囊中物了。2. 初中生:我练习了很多次,现在跳绳已经是囊中物了,可以轻松完成。3. 高中生:我经过多次练习,这个乐曲已经是囊中物了,可以在演出中完美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