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忭
拼音gǎn biàn
注音ㄍㄢˇ ㄅㄧ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感激高兴。 宋 苏轼 《答曾舍人启》:“过蒙宠顾,辱示华牋。恨无酬德之言,徒有得贤之庆,感忭之素,写述难周。”
基本含义
- 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详细解释
- 感忭是由“感激”和“难以言表”两个词组合而成的成语。它形容感激之情非常深沉,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
使用场景
- 感忭常常用来表达对他人的深深感激之情,尤其是在别人帮助自己或给予自己重要帮助的时候。可以用于写感谢信、表达谢意等场合。
故事起源
- 感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故事中,晋国国君僖公得到了齐国大夫子产的宝马,非常感激。他对子产说:“吾受之,不忭。”意思是:“我接受了,感激之情难以言表。”后来人们就用“感忭”来形容非常深沉的感激之情。
成语结构
- 感忭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感”是动词,“忭”是形容词。
例句
- 1. 他对救了他一命的医生感忭不尽。2. 我对你的帮助感忭之情难以言表。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得到他人帮助时,感激之情涌上心头,但又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情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感激、谢意相关的成语,如“感恩图报”、“感激涕零”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对我们的辛勤努力感忭不尽。初中生:我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感忭万分。高中生: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朋友给予了我巨大的帮助,我对他感忭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