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处焚巢
拼音yàn chǔ fén cháo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yàn chǔ fén cháo ㄧㄢˋ ㄔㄨˇ ㄈㄣˊ ㄔㄠˊ
燕处焚巢(燕處焚巢)
燕子处在焚烧着的窝里。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清 秋瑾 《普告同胞檄稿》:“夫鱼游釜底,燕处焚巢,旦夕偷生,不自知其濒於危殆,我同胞其何以异是耶?”亦作“ 燕处危巢 ”。 清 筱波山人 《爱国魂·勤王》:“怕只怕 临安 頽厦如燕处危巢。”
基本含义
- 在战胜敌人时,不仅要消灭敌人的军队,还要摧毁敌人的根据地,以确保敌人无法重新组织和反击。
详细解释
- 燕处焚巢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一段历史故事。公元前484年,楚国的大将冯唐率领军队攻打齐国。冯唐在攻打齐国的过程中,得知齐国的君主齐襄公的根据地是位于燕山上的一个城堡,于是他下令将这个城堡烧毁。这样一来,即使冯唐不能彻底摧毁齐国的军队,也能确保齐国无法再次组织反击。因此,燕处焚巢成为了表示在战胜敌人时要彻底摧毁敌人根据地的意思。
使用场景
- 燕处焚巢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在战胜敌人时采取果断措施,确保敌人无法再次威胁自己。也可以用于比喻解决问题时要从根源上解决,以防止问题反复出现。
故事起源
- 燕处焚巢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讲述了楚国大将冯唐攻打齐国时,他不仅摧毁了齐国的军队,还烧毁了齐国君主的根据地,以确保齐国无法再次组织反击。
成语结构
- 燕处焚巢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燕”是动词,表示“焚烧”;“处”是动词,表示“在某个地方”;“焚”是动词,表示“烧毁”;“巢”是名词,表示“鸟类的住所”。整个成语的结构比较简单,意思也较为明确。
例句
- 1. 在打击犯罪分子时,我们不能只追捕他们的手下,还要燕处焚巢,摧毁他们的庇护所。2.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不能只看表面,而要从根源上解决,燕处焚巢,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燕处焚巢”这个成语与故事情节联系起来来记忆。想象冯唐攻打齐国时烧毁了齐国君主的根据地,以确保齐国无法再次组织反击的场景,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了解其他类似意思的成语来扩展学习。例如,“铁杵成针”表示通过长时间的努力可以达到目标,“破釜沉舟”表示在决心战胜敌人的同时,断绝后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燕处焚巢,彻底摧毁作业的根源,才能解放自己。2. 初中生:在备考期间,我们要燕处焚巢,摧毁所有的学习障碍,以确保考试顺利通过。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我们要燕处焚巢,毫不留情地摧毁自己的懒惰和拖延习惯,以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