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一儆百
拼音chéng yī jǐng bǎi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chéng yī jǐng bǎi ㄔㄥˊ ㄧ ㄐㄧㄥˇ ㄅㄞˇ
惩一儆百(懲一儆百)
见“ 惩一警百 ”。
基本含义
- 通过惩罚一个人来警戒其他人,以达到警示和教育的目的。
详细解释
- 惩一儆百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惩”、“一”、“儆”和“百”组成。其中,“惩”表示惩罚,施加某种刑罚或惩戒;“一”表示一个,指的是一个人;“儆”表示警告或警戒;“百”表示百个,表示其他人。整个成语的意思是通过惩罚一个人来警戒其他人,以达到警示和教育的目的。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通过对一个人进行严厉的处罚或惩罚,来警示和教育其他人,使他们不敢犯同样的错误。它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教育、法律、管理等。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官员。相传,南朝宋时期,有一个官员叫刘裕。他为人正直,刚正不阿,深得民众的爱戴。有一次,他的儿子因为犯了错误而被判处死刑。刘裕不顾儿子的求情,坚决执行了判决。这个事件震惊了整个朝廷和社会,使得其他人都对犯罪行为感到恐惧。从那以后,人们用“惩一儆百”来形容通过惩罚一个人来警示其他人的行为。
成语结构
- 惩一儆百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两个动词和两个数量词组成。其中,“惩”和“儆”都是动词,表示惩罚和警戒的动作;“一”和“百”都是数量词,表示一个人和其他人的数量。
例句
- 1. 领导通过惩一儆百的方式,严厉打击了腐败行为。2. 这个案例是一个很好的惩一儆百的例子,让其他人都明白了不能犯同样的错误。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惩一儆百”与一个具体的故事联系起来,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官员坚决对自己的儿子执行死刑的场景,以及这个事件对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惩一儆百这个成语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法律和秩序的重视,以及对公正和正直的追求。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官员的职责和道德准则等相关知识,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通过惩一儆百的方式,严厉批评了作弊的同学,提醒我们要诚实守信。2. 初中生:学校对违纪学生采取了惩一儆百的措施,提醒我们要遵守校规。3. 高中生:政府对环境污染企业进行了惩一儆百的处罚,警示其他企业要保护环境。4. 大学生:老师通过惩一儆百的方式,严肃处理了抄袭行为,提醒我们要尊重学术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