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燥脾在词典中的解释
zào

燥脾

拼音zào pí

注音ㄗㄠˋ ㄆ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痛快;快意。《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早知今日来忍辱,却悔当初大燥脾。”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修札》:“俺 柳麻子 ,信口胡谈,却也燥脾。” 清 李渔 《慎鸾交·目许》:“可笑 老侯 不达时务,硬扯个外路朋友,要走来搭席,未免碍手碍脚,不便燥脾,如何是好。”亦作“ 燥脾胃 ”。《石点头·莽书生强图鸳侣》:“在下如今且放下哀怒悲离之处不讲,只把极快活燥脾胃的事试説几件。”《说岳全传》第二七回:“你看下边有许多番兵来了,我等……下去杀他一个快活,燥燥脾胃,何如?”

基本含义

  • 指人性情急躁、易怒、不耐烦。

详细解释

  • 燥脾是由“燥”和“脾”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燥指干燥、炎热,脾指脾气、性格。燥脾形容人的性情急躁、易怒、不耐烦,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

使用场景

  • 燥脾一词常用于形容性格急躁、容易发脾气的人。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压力或困扰时容易情绪激动,无法保持冷静。

故事起源

  • 燥脾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高祖本纪》中。当时,刘邦在军队中有一个名叫王离的人,他的性格非常急躁,一点小事就能引起他的发脾气。后来,王离因为一次暴怒而被刘邦杀死,从此“燥脾”成为了形容易怒、容易发脾气的人的成语。

成语结构

  • 燥脾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词序。

例句

  • 1. 他的燥脾常常让他陷入麻烦之中。2. 她的燥脾让她失去了很多朋友。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燥脾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的脾气像火一样燥热,非常容易发脾气,从而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燥脾相关的成语,例如燥德不修、燥症、燥热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燥脾让他经常跟同学吵架。2. 初中生:她的燥脾让她在考试前总是感到很紧张。3. 高中生:他的燥脾让他在面对困难时很容易失去耐心。4. 大学生:她的燥脾让她在工作中难以与同事和谐相处。

拆字解意

燥脾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