钺斧
拼音yuè fǔ
注音ㄩㄝˋ ㄈ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圆刃大斧。 唐 贾岛 《赠李文通》诗:“天子手擎新鉞斧,諫官请赠 李文通 。”《官场现形记》第六回:“后面方是钦差閲兵大臣的执事,什么衝锋旗,帅字旗……金瓜鉞斧。”
基本含义
- 形容军事力量强大,威风凛凛。
详细解释
- 钺斧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钺”和“斧”。钺是古代兵器,形状像斧子,但比斧头更大更重,用来砍战斗时的敌人。斧是一种常见的砍劈工具。钺斧形容军事力量强大,威风凛凛。
使用场景
- 钺斧常用于描述军队、武将或力量强大的组织。可以用于形容一个团队、组织或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方面的强大实力,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的威风凛凛的形象。
故事起源
- 《左传·宣公十年》:“秦伯之为君也,不若晋文公之为君也,然而其钺斧之士,以威其国,以制其民,犹有所恃也。”这句话形容了秦国的军事力量强大,威风凛凛,后来被引申为成语。
成语结构
- 主体词为“钺斧”,没有固定的修饰词。
例句
- 1. 这支部队真是钺斧之师,战无不胜。2. 他的演讲风格威风凛凛,真是一副钺斧之相。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钺斧”形象化为一个巨大的斧头,用来砍倒一切对手,象征着强大的军事力量。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描述力量强大的成语,如“如雷贯耳”、“震撼人心”等,进一步丰富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的足球队真厉害,打得就像钺斧一样。2. 初中生:他的武术功夫非常高强,简直就是一把钺斧。3. 高中生:这部小说的主角是一个钺斧之师,战胜了所有的敌人。4. 大学生:这个公司的管理团队真是钺斧之师,业绩一直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