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苞篚在词典中的解释
bāofěi

苞篚

拼音bāo fěi

注音ㄅㄠ ㄈㄟˇ

繁体

基本解释

  • 代指搜刮的财物。苞,通“ 包 ”,蒲包;篚,竹器。《梁书·王亮传》:“出守名邦,入司管辖,苞篚罔遗,而假称折辕。”

基本含义

  • 形容事物封闭、不外露。

详细解释

  • 苞篚是由“苞”和“篚”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苞”指花蕾尚未开放的外壳,“篚”指竹篮或藤箩。苞篚形容事物封闭、不外露,比喻隐藏在内部,不轻易展示出来。

使用场景

  • 苞篚常用于形容人的内心世界或事物的真实面貌不为人所知、不外露。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才华、智慧等潜藏在内,暂时不为人所见。

故事起源

  • 苞篚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孔子世家》。据传,当时孔子的学生子路问他如何处理自己的才华,孔子回答说:“君子若有才,必有所用;若果无地,如苞篚之藏。”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有才华,一定会有用武之地;如果暂时没有合适的机会展示才华,就像苞篚一样,将才华隐藏起来,等待合适的时机。

成语结构

  • 主体结构为“苞篚”,形容词短语。

例句

  • 1. 他平时看似毫不起眼,实际上是个苞篚,才华横溢。2. 这个公司的实力一直被苞篚着,外界对它的了解有限。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苞篚”联想成一个花蕾尚未开放的外壳,暗示事物的内部隐藏着某种潜力或秘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隐藏、内外表达等相关的成语,如“锦绣前程”、“心如止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花朵的苞篚里蕴藏着美丽的秘密。2. 初中生:他平时看起来很普通,但他的苞篚内有着惊人的才华。3. 高中生:这个公司一直是个苞篚,外界对它的真实情况知之甚少。4. 大学生:他一直将自己的才华苞篚着,不轻易展示给别人看。5. 成年人:人的内心是一个苞篚,只有真正了解一个人,才能看到他的真实面貌。

拆字解意

苞篚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