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罂缶在词典中的解释
yīngfǒu

罂缶

拼音yīng fǒu

注音ㄧㄥ ㄈㄡˇ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 罌缻 ”。大腹小口的瓶。《汉书·韩信传》:“以木罌缶度军。” 颜师古 注:“罌缶,谓瓶之大腹小口者也。”《史记·淮阴侯列传》作“罌缻”。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罂瓮》:“凡罌缶有耳嘴者,皆另为合,上以銹水涂沾。” 明 刘基 《渡江遣怀》诗:“济河须巨舫,将焉用罌缶。”
    甖缶:陶制容器,大腹小口。《三国志·吴志·孙静传》:“顷连雨水浊,兵饮之多腹痛,令促具甖缶数百口澄水。”

基本含义

  • 指虚假或伪装的外表,形容事物表面看起来美好,实际上却存在着不好的一面。

详细解释

  • 罂粟罂罂源自唐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罂粟罂罂,漆园照耀,井邑如云”。罂粟是指罂粟花,它的花瓣鲜艳美丽,但是罂粟花的果实却是有毒的。这句诗中的“罂粟罂罂”形容了一个美丽的景象,但实际上隐藏着危险和不好的一面。后来,人们将“罂粟罂罂”用来比喻外表美好,实际上有不好的一面。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事物的外表美好,实际上存在着负面的一面。也可以用于形容人的表面功夫或伪装。

故事起源

  • 唐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

成语结构

  • 主语 + 动词 + 形容词 + 名词

例句

  • 1. 这个电视剧的剧情看起来很精彩,但实际上却是罂粟罂罂。2. 他表面上看起来很友善,实际上却是个罂粟罂罂的人。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罂粟罂罂”与“花瓣鲜艳美丽,果实有毒”进行联想,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花枝招展”、“光鲜亮丽”等,进一步拓展对表面美好实际不好的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的画看起来很漂亮,但实际上却是罂粟罂罂。2. 初中生:这个游戏的广告很吸引人,但实际上却是罂粟罂罂,很无聊。3. 高中生:他表面上看起来很优秀,实际上却是个罂粟罂罂的人,不值得信任。4. 大学生:这个项目的宣传很夸张,实际上却是罂粟罂罂,没有实质性的成果。

拆字解意

罂缶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