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隶人在词典中的解释
rén

隶人

拼音lì rén

注音ㄌㄧˋ ㄖㄣ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古代称因罪没入官为奴隶、从事劳役的人。《仪礼·既夕礼》:“隶人涅厠。” 郑玄 注:“隶人,罪人也,今之徒役作者也。”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隶人击磬,而 子产 识其心哀。”
    (2).指职位低贱的官吏。《左传·昭公四年》:“舆人纳之,隶人藏之。” 杜预 注:“舆、隶皆贱官。”《晋书·卫恒传》:“ 秦 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
    (3).仆人。 宋 王安石 《上郎侍郎书》:“去离门墙,凡五六年,一介之使,一书之问,不彻於隶人之听。”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裴晋公 为盗所伤,隶人 王义 扞刃死之,乃自为文以祭之,厚给妻拏。”
    (4).众民;众人。《列子·仲尼》:“隶人之生,隶人之死,众人且歌,众人且哭。” 张湛 注:“隶,犹羣辈也。”

基本含义

  • 指被人随意摆布、操纵,失去自由和独立思考能力。

详细解释

  • 隶人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隶”指奴隶,表示被人支配、随意摆布的状态;第二个字“人”表示人类。隶人的含义是指一个人失去了自由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完全被他人操纵和控制。

使用场景

  • 隶人通常用来形容某些人受到他人的操纵和控制,没有自己的主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可以用于批评那些盲从他人意见、没有主见的人,也可以用于警示人们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故事起源

  • 隶人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论语·子路》篇。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他非常崇拜孔子,对孔子言听计从,没有自己的主张。孔子对子路说:“子路,隶也,君子忧道不忧贫。”意思是说,子路像个奴隶一样,只知道顺从而不关心道德,这是不应该的。从此,“隶人”成为了一个用来批评盲从的成语。

成语结构

  • 隶人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隶”是动词,表示被人操纵;“人”是宾语,表示被操纵的对象。

例句

  • 1. 他一直被老板隶人,没有自己的主张。2. 这个政府控制媒体,让人民成为了隶人的群体。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隶人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被绳子绑住,完全失去了自由,变成了别人的奴隶,这样就能够联想到隶人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思想独立和自由相关的成语,如“披荆斩棘”、“独立思考”等,以丰富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个同学总是被别人隶人,从来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2. 初中生:在这个社交媒体时代,很多年轻人容易隶人于网络上的言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3. 高中生:成年人应该有自己的主张,不应该隶人于他人,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拆字解意

隶人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