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截
拼音è jié
注音ㄜˋ ㄐㄧㄝ ˊ
繁体
基本解释
邀截;拦截。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赵伯美》:“﹝ 伯美 ﹞且谓前奏稽迟,是必贼 蒙 使其兄司农丞 革 ,坐局行賕,遏截御笔之所致。” 元 郝经 《班师议》:“伺隙而进,如遏截於 江 黄 津渡。”
基本含义
- 截住,阻止。
详细解释
- 指阻止、截断对方的行动或进攻。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军事行动或警察等执法人员阻止犯罪活动。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齐国与楚国发生了一次大规模战争。齐国的军队在战争中面临着楚国军队的强大进攻,需要寻找一个方法来阻止楚国军队的前进。最终,齐国的将领采取了遏截的策略,成功地截住了楚国军队的进攻,最终取得了胜利。
成语结构
- 动词+动词
例句
- 1. 警察遏截了逃跑的罪犯。2. 军队采取了遏截敌军的措施,成功地保卫了边境。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遏截”与“阻止”联系起来,记住它的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军事行动有关的成语和词汇,如“攻城略地”、“守株待兔”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遏截了小红想要偷吃的巧克力。2. 初中生:警察遏截了逃跑的罪犯,保护了市民的安全。3. 高中生:这个国家采取了遏截敌军的措施,保卫了边境安全。4. 大学生:政府决定遏截贩毒集团的活动,打击犯罪行为。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