怠斁
拼音dài yì
注音ㄉㄞˋ 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怠惰厌倦。《明史·冯从吾传》:“励精之效如彼,怠斁之患如此。”
基本含义
- 懒散、不勤奋、不努力
详细解释
- 怠斁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人懒散、不勤奋、不努力的状态或行为。这个词语通常带有一种贬义的意味,表示对某人的批评或指责。
使用场景
- 怠斁常常用于批评或指责某人不够努力、不够勤奋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学生在学习上不够用心,员工工作不够认真,或者某人对待生活不够积极等。
故事起源
- 怠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强调努力奋发、勤奋学习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而怠斁则被视为对这种价值观的背离。
成语结构
- 怠斁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怠”和“斁”。其中,“怠”表示懒散、不勤奋,“斁”表示散漫、放任。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怠斁”这个词语,表示懒散、不勤奋的状态。
例句
- 1. 他对待工作总是怠斁,从不认真完成任务。2. 她的学习态度太怠斁了,考试成绩一直不理想。3. 这个团队的成员都很努力,没有人怠斁。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懒散、不勤奋”相关的形象进行联想来记忆怠斁这个词语。例如,想象一个人整天躺在沙发上,什么事情都不做,就像是被怠斁的状态。
延伸学习
- 如果你想进一步学习和巩固怠斁这个词语的使用,可以阅读相关的故事、文章或者与他人进行讨论。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与勤奋相对的词语,如勤勉、努力等,来进一步丰富你的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喜欢那个同学,因为他总是怠斁作业,不认真完成。2. 初中生:考试前,我要加倍努力,不怠斁学习。3. 高中生:为了实现梦想,我不能怠斁努力,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怠斁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