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大耳罐
拼音shuāng dà ěr guàn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拼音:shuāng dà ěr guàn
解释:高10.5厘米,口径7.5厘米,青海省大通县出土,青海省考古研究所藏。甘肃、青海地区继马家窑文化之后发展起来的是齐家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1890—1620年。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广河齐家坪,故名。出土陶器以泥质红陶和夹沙红褐陶为主,都是手制。器形以双大耳罐和侈口高颈深腹双耳罐最富代表性。彩陶发现不多,陶质较粗,器型多属罐类。彩绘以黑色为主,红色较少。纹饰以三角、菱形和方格纹为特点。图案组织很规整。有的表面涂有白色陶衣。
基本含义
- 形容人耳朵大,能听到很远的声音。
详细解释
- 指一个人耳朵大,听力敏锐,能听到很远的声音。也常用来形容人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对于外界的观察和洞察能力强,能够敏锐地察觉到别人隐约的言行举止等。
故事起源
- 双大耳罐最早出自《庄子·齐物论》。庄子说:“齐物者,大明也。物与物相为谓之齐,物与物相盈谓之美。齐者,盈也。美者,好也。谓盈美者,双大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间的万物都是同源的,彼此相互补充,相互包容,才能达到完美的状态。双大耳罐就是用来比喻这种完美的状态。
成语结构
- 双:双倍,两个;大:大的;耳:耳朵;罐:耳罐,用来放在耳朵上的器具。
例句
- 1. 他的观察力真是双大耳罐,能够觉察到别人微小的变化。2. 她的双大耳罐让她成为了一个优秀的侦探。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双大耳罐的形象与一个人的耳朵形状联想在一起,想象这个人的耳朵非常大,能听到很远的声音,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耳闻目睹”、“耳濡目染”等,来扩大对于观察力和洞察力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的双大耳罐让他听到了远处的鸟叫声。初中生:她的双大耳罐让她能够听到同学们的低声细语。高中生:他的双大耳罐让他能够察觉到老师的不满情绪。大学生:她的双大耳罐让她成为了一个优秀的调查记者,能够听到重要线索。成年人:他的双大耳罐让他成为了公司的情报收集专家,能够听到同行业的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