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哨鹿在词典中的解释
shào

哨鹿

拼音shào lù

注音ㄕㄠˋ ㄌ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打猎时吹哨效鹿声引鹿。又因围场为哨鹿之所,后亦称围场为哨鹿。《清续文献通考·王礼十二》:“每岁白露后,鹿始出声而鸣。效其声呼之可至,谓之‘哨鹿’。国语曰‘木兰’。今以为围场之通称。”按,国语,指满语。

基本含义

  • 指岗哨上放置的鹿角,用于提醒哨兵警惕。

详细解释

  • 哨鹿比喻警惕、提醒人保持警觉,防范危险。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在关键时刻保持高度警觉、警惕。

故事起源

  • 古代军队在战争中常设岗哨,岗哨上放置的鹿角可以通过风声、震动等方式提醒哨兵,使其保持警觉。后来,人们将这种警戒手段比喻为“哨鹿”。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哨”和“鹿”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他时刻保持哨鹿,不容易被骗。2. 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我们要时刻保持哨鹿,不受诱惑。

记忆技巧

  • 可以用联想记忆的方法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岗哨上放置的鹿角,它们随着风声、震动等提醒哨兵保持警觉。这样形象的联想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如“警惕如虎”、“如臂使指”等,扩大词汇量和语言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考试前总是保持哨鹿,注意听老师的讲解。2. 初中生:在网络上,我们要时刻保持哨鹿,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3. 高中生:在准备高考的时候,我们要保持哨鹿,不被其他事物分散注意力。4.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我们要时刻保持哨鹿,不让任何细节出错。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要保持哨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拆字解意

哨鹿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