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鸣环在词典中的解释
mínghuán

鸣环

拼音míng huán

注音ㄇㄧㄥˊ ㄏㄨ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指身上佩带的环珮碰击有声。 南朝 梁 王淑英 妇《赠答》诗:“妆铅点黛拂轻红,鸣环动珮出房櫳。”
    (2).古人衣带上所系的环形佩玉。 唐 崔颢 《卢姬篇》:“君王日晚下朝归,鸣环珮玉生光辉。”
    (3).指出任外使的官员回归朝廷。 明 唐顺之 《奉敕视军情升通政司右通政谢表》:“建牙责重,敢忘枕甲於师中,恋闕情深,犹冀鸣环於门下。”

基本含义

  • 指在紧急情况下敲击警钟或敲鸣铃铛,发出警报。

详细解释

  • 鸣环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源自于古代的警钟和铃铛。在古代,城市或村庄通常会设立警钟或铃铛,用于发出警报,提醒人们注意紧急情况。鸣环形容的是在紧急情况下发出警报的行为。它也可以用来比喻在危急时刻发出警告,提醒人们警惕。

使用场景

  • 鸣环可以用于描述在紧急情况下发出警报的行为,也可以用于比喻在危急时刻发出警告的行为。例如,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政府会鸣环,提醒人们疏散;在公司遇到危机时,领导也会鸣环,提醒员工采取行动。

故事起源

  • 关于鸣环的故事起源较为模糊,但它的含义和用法在古代就已经存在。古代城市和村庄为了应对战争、火灾等紧急情况,设立了警钟和铃铛,用于发出警报。这种紧急情况下发出警报的行为,就被形容为鸣环。

成语结构

  • 鸣环是一个动词性成语,由“鸣”和“环”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战争一触即发,各国纷纷鸣环,警告对方不要冒险行动。2. 在火灾发生时,消防员立刻鸣环,提醒居民疏散。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鸣环与警报器联系起来,警报器在紧急情况下会发出警报声,就像鸣环一样。可以想象自己在紧急情况下敲击警报器,发出警报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紧急情况相关的成语,如鸣金收兵、鸣锣开道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并提高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在考试前鸣环,提醒我们做好准备。初中生:学校突然发生火灾,校长立刻鸣环,让我们迅速疏散。高中生:面对疫情的蔓延,政府鸣环,提醒人们保持社交距离。

拆字解意

鸣环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