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婚宴
拼音chǎo hūn yàn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婚宴转手渐流行 吉日婚宴难订滋生“炒婚宴族”
摘要
炒婚宴,顾名思义,跟炒房、炒股差不多,都是先“囤货”,再转手出去,收取差价或转让费。早在2008年的时候,国内就出现了所谓炒婚宴的炒家。那个时候,炒婚宴的主要由头是“奥运年”和“数字8”,另外,各种传说中的黄道吉日以及“五一”、“十一”也是炒家心中的好日子。
炒婚宴-目的
每家酒店几乎每年都要遇到数例婚宴转让事件,有不少预订者之所以提前预订,实际上就是为了‘炒婚宴’。现在,有不少人把‘炒婚宴’当成了一种赚钱手段。”
而且现代人已经很习惯网络上五花八门的转让信息,这也使得炒婚宴不仅有利可图而且操作方便。杨小姐说,“这的确是一种赚钱的方式,不过赚得不太厚道。没办法,谁让结婚的人那么多,婚宴的价格年年往上涨,有人就钻这个空子赚起了钱。”
炒婚宴-现象
以萧山开元名都大酒店为例,2009年,该酒店婚宴的最低标准是2380元每桌,2010年上涨了200元,目前最低标准是2580元每桌。由于结婚的人太多,不管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日子,都会有顾客预订婚宴。如果是好日子的话,一天之内要办四五场婚宴,平时也是每天都有。因为想订到好日子比较难,所以很少听说有客人前来退订。
周先生就碰上过这样的事,他原先订于2010年五月结婚,结果发现中意的酒店几乎全部饱满。一次,在浏览网页时,他无意中发现有人在转让婚宴,日子很好,桌数也理想,但对方要求收取3000元转让费,周先生觉得太贵,提出再考虑考虑。结果,几天后,他在另一个网站发现,同一个人在转让另一个酒店的婚宴。他顿时起了疑心:难道是“黄牛”?最终,他没有选择任何一场转让的酒席。
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办婚宴的人多,甚至提前半年到一年来预订也很正常,几乎所有客人都是提前预定的,所以对于酒店来说,很难辨别自己面前的到底是顾客还是炒家。
炒婚宴-流行
婚宴转手现在很流行
开发区凯伦饭店的副总经理孙泓表示,“这几年,酒店的婚宴特别火,一些好日子的婚宴已经不仅仅是供不应求的问题了,而是远远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要。有的人为了预订到吉日的婚宴,在婚礼举行前的数月,甚至半年多就开始行动了。”
孙泓说:“一到结婚高峰期,到各种网上论坛转一圈,就会发现,有很多人在转让婚宴,也有不少人在求吉日的婚宴。可以说,婚宴转手在消费者中很是流行。”
2010年结婚的楚先生表示:“我的婚宴就是从“炒婚宴族”手里转让的,他手里有好几个好日子的婚宴让我选。”至于价格,楚先生说,这主要根据日子决定,“比如‘16’和‘18’这样的吉日,可能一桌要涨一百元,而其他的日子都在五十元左右。”
楚先生说,自己提前两个月预订都没预订到:“总有人先下手为强。现在年轻人结婚,需要忙的事情很多,几乎都是快到了结婚的时候,才想到订婚宴。而有一批人则是专门研究黄道吉日,早早就下了手。我们到酒店一问,婚宴早就没了。”
炒婚宴-风险
价格年年涨炒族无风险
一位转让婚宴的年轻人表示:“婚宴价格是年年涨,从来没有跌的时候,如果在年前能预订到婚宴,是最好不过的了,因为这肯定是稳赚不赔。四五年前两三千元一桌的婚宴已经是相当不错了,而现在,同样层次的婚宴怎么也得三四千了。”
也正因为此,有不少高档酒店并不急于给明年的婚宴开出价格,但是仍有人不厌其烦地询问。
大连婚庆协会的一位负责人表示者:“前段时间,曾同几位业内人士探讨过婚宴的问题。按照往年的经验,年涨幅在10%左右比较正常。但考虑到今年的物价等因素,明年达到15%的涨幅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而这种市场预判让很多“炒婚宴族”早早就盯上了明年的婚宴。“一些中高档酒店明年的婚宴已经可以订了,我们先定黄道吉日的,几乎没风险可言。”
炒婚宴-回应
婚宴转让令当事各方很无奈
一位酒店经理很无奈:“人家预订婚宴,我们总不能让人家带着结婚证来吧? 做为酒店方,我们实在无法界定这个问题。我们并不希望婚宴被‘炒’,婚宴有很多细节衔接,如果转让了,我们还需要进行再一次沟通。”
而新人们则表示,既然选好了吉日结婚,自然要想方设法订到这天的婚宴,价格高点也可以接受,毕竟选择日子本身就是为了图个吉利。
北京华泰律师事务所大连分所的吴京堂律师表示:“从法律角度来看,婚宴转让实际上是经营权转让。只要当事各方没有意见,并不违反法规。”
“就算某位顾客订婚宴是为了赚钱,他也可以改变主意,把婚宴留给自己结婚用。”浙江丰原律师事务所的焦律师说,“转让婚宴的行为有点像经营权的转让,只要酒店那边没意见,转租方和承租方之间能够达成一致。那么,从法律意义上来说,炒婚宴的行为不违法。”
炒婚宴-建议
酒店:建议顾客直接退
虽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违反法律,但是很多酒店还是表示不赞成把婚宴当成期货来炒的行为。萧山宾馆的汪先生就表示了反对:“可能有的小酒店为了生意多一些,会适当放宽松一些。但对于大多数酒店来说,不赞成转让。”在这些酒店看来,“转让”是很不规范的行为。因为订婚宴的时候酒店和顾客之间会就各项细节达成一致,然后签订合同,这些细节多种多样,从婚宴布置到菜肴种类都会有明确的约定。如果临时转让,会产生衔接不当等问题,酒店和新顾客之间磨合不好,会影响婚宴的质量。
“对于计划有变,确实需要退婚宴的顾客,我们采取人性化的处理方式。”汪先生说,以萧山宾馆为例,顾客如果提前半年以上取消婚宴,全额退款;如果是临时取消,虽然不退现款,但会赠送该顾客一定数量的消费券。“这样不仅可以方便顾客,也在一定程度上使炒婚宴的人没有漏洞可钻,会使婚宴市场更加合理规范。”
Basic Meaning
- to create unnecessary trouble or complications
Detailed Explanation
- "炒婚宴" is an idiom that originated from Chinese traditional wedding customs. In ancient times, when a couple got married, the wedding banquet was usually held at the bride‘s family‘s home. The bride‘s family would prepare a sumptuous feast to celebrate the marriage. However, some people would intentionally create unnecessary trouble or complications during the wedding banquet, causing chaos and disrupting the celebration. This behavior became known as "炒婚宴" .
Usage Scenarios
- This idiom is often used to describe someone who stirs up unnecessary trouble or complicates a situation for their own benefit or amusement.
Story Origin
- The origin of this idiom can be traced back to ancient Chinese wedding customs, where wedding banquets we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elebration. The idiom reflects the negative behavior of those who disrupt the joyous occasion for their own personal gain.
Structure of the Idiom
- Subject + Verb + Object
Memory Techniques
- To remember this idiom, you can imagine someone stirring a pot of food at a wedding banquet, causing chaos and complications. Visualize the image of a disruptive person creating unnecessary trouble during a joyous celebration.
Extended Learning
- To further understand Chinese wedding customs, you can research traditional wedding rituals, such as the tea ceremony, the bride‘s dowry,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wearing red. Additionally, you can explore other idioms related to weddings and celebrations in Chinese culture.
1.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
- 他们炒婚宴,把新娘的婚纱都弄脏了。
2. Middle school student
- 我不喜欢那些总是炒婚宴的人,他们毁了别人的幸福时刻。
3. High school student
- 她是一个喜欢炒婚宴的人,总是喜欢在别人的婚礼上制造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