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鞋
拼音nà xié
注音ㄣㄚˋ ㄒㄧㄝ ˊ
繁体
基本解释
亦称“ 纳鞋底 ”。用线缝制鞋底。纳,通“ 衲 ”。《金瓶梅词话》第二三回:“ 蕙莲 道:‘我不得闲,与娘纳鞋哩。’”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女人们就坐在远点的地方纳鞋底,或者就只抱着她们的孩子。”
基本含义
- 接受教训,谦虚谨慎
详细解释
- 纳鞋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传说故事。相传,有一位名叫韩信的将军,他在战场上非常勇猛,一直都很自信。有一天,他在战前对自己的士兵说:“我去战斗,不会有人能打败我。”结果,他的士兵很不满他的傲慢态度,就在他的鞋里放了一块石头。韩信战斗时,感觉到了疼痛,但他并没有停下来检查鞋子。直到战斗结束,他才发现自己的脚受伤了。从此以后,韩信变得非常谦虚谨慎,学会了接受教训。
使用场景
- 纳鞋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经历了失败或挫折后,能够从中吸取教训,变得谦虚谨慎。这个成语可以用在各种场合,比如教育、工作、竞争等等。
故事起源
- 纳鞋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传说,讲述了韩信将军通过一次痛苦的经历,学会了谦虚谨慎的道理。
成语结构
- 纳鞋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
- 1. 他曾经骄傲自大,但经历了失败后,他学会了纳鞋。2.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纳鞋,不要因为成功而骄傲自满。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纳鞋”这个成语与鞋子的形象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个人走路时,鞋子里面有一块石头,他感到疼痛,但他没有停下来检查鞋子,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关于韩信将军的故事,了解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贡献。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考试中犯了很多错误,但我会纳鞋,下次一定会更认真。2. 初中生: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能够从失败中纳鞋,不再犯同样的错误。3. 高中生:成功并不意味着可以骄傲自满,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断纳鞋。4. 大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我们要学会纳鞋,从中吸取教训,不断成长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