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秉质在词典中的解释
bǐngzhì

秉质

拼音bǐng zhì

注音ㄅㄧㄥˇ ㄓ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受于自然的资质。 清 曾国藩 《复刘霞仙中丞书》:“秉质之清浊厚薄亦命也。” 谢觉哉 《第一次会见毛泽东同志》:“所恨秉质鲁钝,遇到这样的老师,却一点东西也没有学到。”

基本含义

  • 秉质指的是秉持某种品质或性格特点。

详细解释

  • 秉质是由“秉”和“质”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秉的意思是持有、坚持,质指的是品质、性格。秉质表示一个人坚持自己的品质和性格特点,不轻易改变。

使用场景

  • 秉质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不随波逐流。在工作、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秉质都是一种重要的品质。

故事起源

  • 秉质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年》这本古代历史书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叫晋献公的国君,他非常重视礼仪和道德,任命官员时都会考察他们的品质和能力。有一次,晋献公任命了一个叫做郑子产的人为官员,因为他认为郑子产秉质正直,能够恪守职责。这个故事以晋献公赞赏郑子产的秉质为核心,成为了秉质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秉质由两个汉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他一直秉质坚定,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2. 她秉质正直,从不做违法的事情。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在手中持有一个质量很好的物品,表示他坚持自己的品质和原则。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古代历史书籍或者名人传记来了解更多关于秉质的故事和例子。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与品质、性格相关的成语,如“德高望重”、“忠诚老实”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要秉质坚持学习,争取取得好成绩。初中生:作为班长,我要秉质负责,带领大家共同进步。高中生:在大学申请过程中,我要秉质坚持自己的梦想,不被他人干扰。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要秉质勤奋学习,为将来做好准备。

拆字解意

秉质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