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赈粜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èntiào

赈粜

拼音zhèn tiào

注音ㄓㄣˋ ㄊㄧ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售米赈救。《宋史·食货志上三》:“ 广东 转运判官 周纲 糴米十五万石,无扰及无陈腐, 抚州 守臣 刘汝翼 餉兵不匱,及劝诱賑糶流离,皆转一官。”《元典章·户部七·仓库》:“为 太原路 去岁灾伤贫民缺食,賑糶大备仓 大德 三年、 大德 四年米二万二千八百石三斗八升。”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陆放翁年谱>小引》:“是年有寄 朱元晦 提举诗,以年荒望其来賑糶也。”

基本含义

  • 赈济灾民的粮食。

详细解释

  • 赈粜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赈指的是赈济、救助,粜指的是粮食。赈粜的意思是救助灾民,提供粮食援助。

使用场景

  • 赈粜常常用于形容国家或个人对灾区进行救援,提供食物和粮食援助的行为。也可以用于形容对需要帮助的人进行慈善救助。

故事起源

  • 赈粜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宋朝时期,有一次大旱灾,导致灾民们没有足够的粮食存粮。当时的宰相赵普听闻消息后,立即命令将国库中的粮食分发给灾民,以解他们的饥饿。这一故事流传下来,赈粜成了形容救助灾民的成语。

成语结构

  • 赈粜是一个由两个单字组成的成语,每个字都有其独立的意义。赈指的是赈济、救助,粜指的是粮食。

例句

  • 1. 在这次地震中,政府积极赈粜,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2. 他经常参加慈善活动,赈粜贫困山区的孩子们。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赈粜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个灾区,手中拿着一袋粮食,准备分发给饥饿的灾民,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的灾害救援工作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赈灾制度和组织,以及国家在灾害发生时的应对措施。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每年寒假,我们学校都会组织赈粜活动,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送去温暖和爱心。2. 初中生:在地震灾害中,许多志愿者前往灾区赈粜,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3. 高中生:国家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会迅速行动,赈粜灾区,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权益。

拆字解意

赈粜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