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贯
拼音táo guàn
注音ㄊㄠˊ ㄍㄨ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谓融会贯通。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四·释昙斌》:“潜思积时,以穷其妙,融冶百家,陶贯诸部。”
基本含义
- 形容某人的才能、学问或思想观念深入人心,影响广泛。
详细解释
- 陶,比喻深入人心;贯,比喻贯彻始终。陶贯形容某人的才能、学问或思想观念经过一段时间的传播和影响后,已经深入人心,广泛影响。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夸奖某人的学问渊博、才能出众或思想观念有影响力。
故事起源
- 《汉书·贾谊传》中有记载:“贾谊,字子长,相国中山人也。少贫,好学,博览群书,天下莫不通。”贾谊是汉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学问和思想观念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人们用“陶贯”来形容他的学问渊博、思想观念的广泛传播。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动词
例句
- 1. 他的学术成就陶贯世界。2. 这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陶贯了整个行业。
记忆技巧
- 将“陶贯”与“深入人心,影响广泛”等含义联系起来,可以通过想象一个陶瓷品质非常好的花瓶,它的美丽和独特设计深入人心,广受欢迎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陶贯”相关的成语,如“影响深远”、“学富五车”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故事书陶贯了全班同学,大家都喜欢听他讲故事。2. 初中生:这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陶贯了整个学术界,对未来的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3. 高中生:这部小说的思想观念陶贯了整个时代,引发了许多社会思考和讨论。4. 大学生:他的音乐作品陶贯了大学校园,成为了许多学生心目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