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竹笪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ú

竹笪

拼音zhú dá

注音ㄓㄨˊ ㄉㄚˊ

繁体

基本解释

  • 粗竹席。 唐 李匡乂 《资暇集》卷下:“麄籧篨因 江 东呼为笪,今 京洛 皆呼为竹笪。”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二章:“若 印度 热地,疫气尤盛,死亡尤多,竹笪戴尸於河边,积薪而焚之。”

基本含义

  • 竹笪是一个古代的器物,用来盛放酒。这个成语比喻人的品德高尚,有节操。

详细解释

  • 竹笪是一种用竹子编制而成的小酒器,形状像一个小篮子。在古代,人们常用竹笪来盛放酒。因为竹笪质朴简单,而且容易清洗,所以被人们赞美为高尚的品德象征。竹笪成语比喻一个人的品德高尚,有节操,不为外物所动摇。

使用场景

  • 竹笪这个成语常用于赞美一个人的品德高尚,有节操的场合。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坚守原则,不受诱惑,不为名利所动摇。

故事起源

  • 竹笪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故事。相传,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叫杨子的人,他非常喜爱喝酒。一次,他请客人来家里喝酒,但是他的妻子却把酒倒在了一个竹笪里,然后用水来稀释。杨子察觉到了这个情况,但他并没有发作,而是笑着说:“这正是我要的,我要的是酒的味道,不在乎盛酒的器皿。”这个故事传扬开来,人们赞美杨子的高尚品德,将“竹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有节操。

成语结构

  • 主谓式

例句

  • 1. 他是一个竹笪之士,从不为名利所动。2. 她的高尚品德是竹笪一般纯洁无瑕的。

记忆技巧

  • 记忆成语“竹笪”的方法可以是将“竹笪”形象化,想象一个用竹子编制而成的小篮子,里面盛满了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竹笪”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酒文化和器物。你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竹篮打水一场空”、“饮水思源”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的品德像竹笪一样高尚纯洁。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像竹笪一样坚守自己的原则。高中生:他是一个竹笪之士,从不为名利所动。大学生:她的高尚品德是竹笪一般纯洁无瑕的。成人: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我们应该保持竹笪般的高尚品德,不被外界干扰。

拆字解意

竹笪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