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素
拼音gōng sù
注音ㄍㄨㄙ ㄙ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恭谨纯朴。《世说新语·赏誉》“ 殷允 出西”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何法盛 《中兴书》:“﹝ 殷允 ﹞恭素谦退,有儒者之风。”
基本含义
- 恭敬而朴素的样子,形容人的言行谦虚、端庄。
详细解释
- 恭素是由“恭”和“素”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恭指恭敬、恭谨,素指朴素、简朴。恭素形容一个人的举止言谈谦虚恭敬,不张扬,朴实无华。
使用场景
- 恭素常用来形容人的态度和言行,特别是在正式场合或者对长辈、上级或者客人的尊敬时使用。也可以用来形容服饰简朴、不繁华的样子。
故事起源
- 关于恭素的具体故事起源并不清楚,但是恭素一词在古代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强调的是谦虚恭敬的品德,恭素正是这种品德的体现。
成语结构
- 恭素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举止恭素,给人一种非常有礼貌的感觉。2. 她穿着恭素的旗袍,显得格外端庄庄重。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恭”字和“素”字的形状与其含义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恭字形似一个人弯腰行礼,表示恭敬;素字由竖直的一条线和水平的一条线组成,形状简朴,表示朴素。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恭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恭敬”、“恭维”、“素雅”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我们要恭素地对待长辈。2. 初中生:他的举止恭素,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3. 高中生:面对考试成绩的提升,他保持恭素的心态,不骄不躁。4. 大学生:在社交场合,她总是恭素地与他人交流,不显得傲慢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