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刍说在词典中的解释
chúshuō

刍说

拼音chú shuō

注音ㄔㄨˊ ㄕㄨㄛ

繁体

基本解释

  • 刍论。 清 冯桂芬 《公启曾协揆》:“敬陈芻説,愿执事採择焉。”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芻説鄙谈,以简朴为美。”

基本含义

  • 指言辞贫乏,说话不中肯,不切实际。

详细解释

  • 刍说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刍指的是粗饲料,比喻言辞贫乏、不中肯。说指的是言语、说话。刍说合在一起,表示言辞贫乏、说话不中肯、不切实际。

使用场景

  • 刍说一词常用于形容言辞贫乏、说话不中肯、不切实际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他人的言辞不够准确、不够实际,也可以用来自嘲自己说话不中肯。

故事起源

  • 刍说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庄子·逍遥游》。故事中,庄子和惠子一起去参观一位农夫的农田。农夫以自己的农田为荣,自夸说:“我这片田地真是好啊,不用施肥,只给牛吃些刍草就能长出丰收的庄稼。”庄子听后不以为然,回答说:“你的话就像你的刍草一样,贫乏而不中肯。”从此,刍说成为了形容言辞贫乏的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名词“刍”和动词“说”组成。

例句

  • 1. 他的观点刍说,完全没有实际意义。2. 这篇文章刍说,没有任何说服力。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刍草的言辞”,刍草贫乏而不中肯,就像言辞贫乏、不中肯一样。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刍议、刍谈等,它们都与言辞贫乏、不中肯有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答案太刍说了,老师都听不懂。2. 初中生:她的演讲内容刍说,没有实际意义。3. 高中生:他的观点太刍说了,完全不符合实际情况。4. 大学生:这篇论文刍说,没有任何研究价值。

拆字解意

刍说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