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成
拼音táo chéng
注音ㄊㄠˊ ㄔ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1).陶冶使成就。 汉 扬雄 《法言·先知》:“圣人乐陶成天下之化,使人有士君子之器者也。” 宋 王安石 《上皇帝万言书》:“臣愿陛下鉴 汉 、 唐 、 五代 之所以乱亡,惩 晋武 苟且因循之祸,明詔大臣,思所以陶成天下之才。”《醒世姻缘传》第三五回:“那南方中的举人进士不知费了先生多少陶成,多少指点,‘铁杵磨针’,才成正果。”
(2).犹捞摸。《荡寇志》第一二○回:“那班无赖子弟弄得嫖赌精空,起心此图,想赚去卖了,陶成几个嫖赌本钱。”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品德、才能或技艺经过修炼和培养达到了高超的境地。
详细解释
- 陶成是由“陶”和“成”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陶指陶瓷器,成指创造、形成。这个成语引申为人的品德、才能或技艺经过不断的修炼和培养,最终达到了高超的境地。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最终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经过磨练和修炼,变得更加优秀和完善。
故事起源
- 《汉书·艺文志》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的陶朱公为了学习音律,常常在陶器上刻画音律的符号,然后用它们做乐器来演奏。经过多年的努力,陶朱公的音乐才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后来人们就用“陶成”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一领域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最终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从小就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经过多年的学习和练习,终于陶成了一位出色的钢琴演奏家。2. 这个画家一直在追求完美的艺术境界,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最终陶成了独具一格的绘画风格。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陶瓷制作的过程,需要经过多次的烧制和雕刻才能最终成型。类似地,一个人的品德、才能或技艺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修炼和培养才能达到高超的境地。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陶熔”、“陶冶”等,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经过多次的练习,终于陶成了一位优秀的画家。2. 小学生:我希望通过努力学习,将来能够陶成一名优秀的科学家。3. 初中生:他一直在努力练习乐器,希望能够陶成一名出色的音乐家。4. 高中生: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他终于陶成了一名优秀的篮球运动员。5. 大学生: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一定能够陶成一名出色的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