缚袴
拼音fù kù
注音ㄈㄨˋ ㄎ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谓扎紧套裤脚管,以便骑乘。亦泛指戎装。《宋书·沉庆之传》:“ 湛 被收之夕,上开门召 庆之 , 庆之 戎服履靺缚袴入。”《隋书·礼仪志六》:“车驾亲戎,则缚袴,不舒散也。” 清 吴伟业 《楚两生行》:“途穷重走 伏波 军,短衣缚袴非吾好。”
基本含义
- 指身体被束缚,行动不便。
详细解释
- 缚袴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缚意为束缚,袴指古代士人的裤子。因为裤子紧贴身体,所以比喻行动不便。成语中的“缚袴”用来形容人被困或受到限制,无法自由行动。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某种情况下无法自由行动,被限制或受到束缚的状态。可以用来形容被困在困境中无法摆脱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受到约束无法自由发展的个人或组织。
故事起源
- 缚袴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庄子·外物》篇。相传,有一位叫做缪子的人,他一直想成为一位伟大的学者。然而,他的家境贫寒,无法出国留学。于是,他给自己缝制了一条袴子,以示对学问的执着。然而,袴子太紧,使得他行动不便,无法自由发展。这个故事引申出了“缚袴”的意义。
成语结构
- 缚袴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表示被束缚、行动不便的状态。
例句
- 1. 他因为经济困难,一直被缚袴在家,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2. 这个组织的发展受到了各种限制,一直处于缚袴的状态。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一个人穿着紧身裤,因为裤子太紧,行动不便,被束缚住了。
延伸学习
- 1. 了解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如“束手无策”、“束缚自己”等。2. 学习其他与限制、束缚相关的成语,如“羁绊”、“桎梏”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感到很难过,因为我生病了,被缚袴在家,无法和同学们一起玩耍。2. 初中生:我的父母一直对我的学习要求很严格,我觉得有些受到了缚袴的束缚。3. 高中生:我想要出国留学,但是因为经济原因,一直被缚袴在国内无法实现我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