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坐夏在词典中的解释
zuòxià

坐夏

拼音zuò xià

注音ㄗㄨㄛˋ ㄒㄧㄚˋ

繁体

基本解释

  • 佛教语。僧人于夏季三个月中安居不出,坐禅静修,称坐夏。其时正当雨季,亦称“ 坐雨安居 ”。具体日期因地而异。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 印度 僧徒,依佛圣教,坐雨安居,或前三月,或后三月。前三月当此从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后三月当此从六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前代译经律者,或云坐夏,或云坐腊。” 唐 白居易 《行香归》诗:“出作行香客,归如坐夏僧。” 唐 项斯 《坐夏僧》诗:“坐夏日偏长,知师在律堂。”

基本含义

  • 指在夏天坐着不动,不愿意参与任何活动或工作。

详细解释

  • 坐夏是由“坐”和“夏”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坐”表示静止不动,“夏”表示夏天。合在一起,表示在夏天坐着不动,不愿意参与任何活动或工作。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懒散、不积极工作的状态。也可以用来形容夏季炎热时人们懒散、不愿意活动的情况。

故事起源

  • 关于坐夏的故事并不多见,它可能是民间口头传承的成语,缺乏具体的故事起源。

成语结构

  • 主谓式

例句

  • 1. 这个人整天坐夏,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做。2. 夏天的时候,他总是坐夏,不愿意外出活动。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夏天的炎热天气,想象一个人懒散地坐在树荫下不愿意动弹的场景,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与夏天相关的成语,例如“盛夏”、“炎夏”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夏天太热了,我只想坐夏,不想出去玩。2. 初中生:放暑假的时候,我总是坐夏,不愿意做作业。3. 高中生:夏天的阳光太刺眼了,我宁愿坐夏,也不愿意出门运动。

拆字解意

坐夏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