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肆骚在词典中的解释
sāo

肆骚

拼音sì sāo

注音ㄙㄧˋ ㄙㄠ

繁体

基本解释

  • 肆扰。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初 兰州 贼灭后, 李侍尧 查治新教餘党,吏胥肆骚。”

基本含义

  • 形容言辞犀利,文字激昂激烈。

详细解释

  • 肆,指放肆、放任;骚,指狂放、狂放不羁。肆骚形容言辞激烈,文字激昂激烈,不拘礼节。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文章、言辞或情感表达激烈,不拘礼节的场合。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放肆、不受拘束。

故事起源

  • 《诗经·大雅·肆言》中有“肆言既富,骚人其舞。”的句子,最早出自于中国古代的诗歌。后来,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文字或言辞激烈,不拘礼节。

成语结构

  • 肆骚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

  • 1. 他的演讲肆骚激昂,让人热血沸腾。2. 这篇文章肆骚不羁,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肆骚”联想为一个人肆意狂放地跳舞,表达出言辞或情感激烈的形象。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肆骚”相关的词语,如“肆虐”、“骚动”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画肆骚地展示了他的创意。2. 初中生:这个故事肆骚地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3. 高中生: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肆骚的文字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情感。4. 大学生:在辩论比赛中,选手们肆骚地辩论着各自的立场和观点。

拆字解意

肆骚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