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花
拼音niān huā
注音ㄋㄧㄢ ㄏㄨㄚ
繁体
基本解释
(1).见“ 拈花一笑 ”。
(2).绣花。《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那女子生得有十二分颜色,善能描龙画凤,刺绣拈花。”
基本含义
- 指轻轻地摘取花朵,比喻对美好事物只停留在外表,没有深入了解或把握。
详细解释
- 拈花是由“拈”和“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拈指用手指轻轻地触摸、拿取,花指花朵。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轻轻地摘取花朵,比喻对美好事物只停留在外表,没有深入了解或把握。
使用场景
- 拈花一词常用于形容人们对事物的浅薄或肤浅态度。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来批评那些只看表面,不深入思考或了解事物本质的人。
故事起源
- 拈花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佛教经典。相传佛陀曾经在一次讲经时,有一个修行者对花产生了极大的敬爱之情,他一直盯着花儿看,但却没有真正领悟到佛陀的教义。佛陀看到他的行为后,便拈起一朵花,默默地展示给在场的众人。只有一个名叫迦叶的弟子微笑着明白了佛陀的意思。从此以后,佛教徒用“拈花”来比喻对佛法的领悟。
成语结构
- Subject + 拈花
例句
- 1. 他对这个问题只是拈花一笑,没有深入思考。2. 这个人只看到了表面的好处,却没有深入了解,真是拈花自喜。3. 他对这个领域只是拈花,没有真正投入。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拈花”两个字的发音与“年华”相近,用来暗示拈花这个成语的含义。年华代表着时光,而拈花则表示只停留在外表,没有深入了解事物。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等,以扩展对肤浅态度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看到美丽的花朵就会拈花玩,但是我也知道要保护花朵。2. 初中生:他只是对这个问题拈花一笑,没有真正理解。3. 高中生:我们不应该只停留在拈花的阶段,要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4. 大学生:我们要避免拈花自喜,要通过深入学习和思考来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