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佛貍在词典中的解释

佛貍

拼音fó lí

注音

繁体佛貍祠

基本解释

  • 亦作“ 佛狸 ”。1. 北魏 拓跋焘 ( 太武帝 )的小字。《宋书·索虏传》:“ 嗣 死,謚曰 明元皇帝 ,子 燾 字 佛貍 代立。”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 佛貍 愁。”《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并写臺格以与之云:‘斩 佛貍 首,封万户侯。’” 胡三省 注:“佛,读如弼。”
    2.借指 江苏 六合县 。因县城东南有 瓜步山 ,山上有 佛貍祠 ,故名。 清 陈维崧 《减字木兰花·广陵旅邸送三弟纬南归》词:“ 佛狸 城下,兄弟禪房通夜话。” 清 陈维崧 《添字昭君怨·夜泊銮江》词:“万家帘幙火微明, 佛狸 城。”
    3.借指北方少数民族入侵者。 宋 陆游 《自凤州来客言岐雍间事怅然有感》诗:“前日已传天狗堕,今年寧许佛貍生?”

基本含义

  • 形容人虚伪做作,表面上装得很好,实际上却很虚假。

详细解释

  • 佛貍是由佛教的“佛”和貍组成的。佛在佛教中代表着慈悲和真实,而貍则是一种狡猾的动物。佛貍这个成语就是通过将佛和貍结合在一起,形象地揭示了人们表面上装得很好,实际上却虚伪的本质。

使用场景

  • 佛貍常用于形容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善良、正直,但实际上心机深重,虚伪做作的人。

故事起源

  • 关于佛貍的故事并不多见,但有一种说法是,佛貍这个成语可能来源于佛教传说中的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个贪婪的貍化身成佛,却仍然保留了自己贪婪的本性。这个故事象征着人们虽然表面上信奉佛教的慈悲和真实,但内心仍然充满了贪婪和虚伪。

成语结构

  • 佛貍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表面上看起来很和善,但实际上是个佛貍,一点都不可信。2. 她总是对别人笑嘻嘻的,但我觉得她是个佛貍,根本靠不住。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佛貍想象成一个人穿着佛教僧袍的样子,但脸上却带着貍的面具,这样就能够形象地记忆佛貍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佛教有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佛教的教义和修行方法,以了解更多关于佛教的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虽然笑得很开心,但我觉得他是个佛貍,不是真心对待我们的。2. 初中生:他在班上表现得很友好,但我觉得他是个佛貍,只是为了讨好老师。3. 高中生:她看起来很温柔善良,但我觉得她是个佛貍,背后一定有自己的算计。

拆字解意

佛貍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