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郭
拼音léng guō
注音ㄌㄥˊ ㄍㄨㄛ
繁体
基本解释
犹轮廓。 唐 王建 《和少府崔卿微雪早朝》:“无多白玉阶前溼,积渐青松叶上乾。粉画 南山 稜郭出,初晴一半隔云看。” 唐 来鹄 《金钱花》诗:“也无稜郭也无神,露洗还同铸出新。”
基本含义
- 形容轮廓清晰,分明可辨。
详细解释
- 指事物的形状或轮廓非常清晰,边缘分明,容易辨认。
使用场景
- 多用于形容物体的外形或轮廓非常清晰,或者形容事物的界限非常明确。
故事起源
- 《汉书·艺文志》中记载了一位叫杜牧的官员,他在给人写墓志铭时,用了“棱郭”来形容墓碑的形状,意思是墓碑的轮廓清晰,非常美观。后来,人们就开始用“棱郭”来形容任何物体的形状或轮廓非常清晰。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或轮廓清晰。
例句
- 1. 画家用精细的线条勾勒出了花朵的棱郭。2. 这幅山水画的棱郭非常清晰,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3. 这个建筑物的设计非常独特,棱郭分明,给人一种现代感。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一幅清晰的画作或者一件形状分明的物品来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形状或轮廓相关的成语,如“轮廓分明”、“形态各异”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只小鸟的棱郭非常清晰,我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羽毛。2. 初中生:这座古城的棱郭非常漂亮,每个建筑物都有独特的形状。3. 高中生:这幅画的棱郭勾勒得非常精细,让人感受到艺术家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