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啮雪吞毡在词典中的解释
nièxuětūnzhān

啮雪吞毡

拼音niè xuě tūn zhān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niè xuě tūn zhān ㄋㄧㄝ ˋ ㄒㄩㄝˇ ㄊㄨㄣ ㄓㄢ

    啮雪吞毡(嚙雪吞氈) 

    汉武帝 天汉 元年, 苏武 以中郎将出使 匈奴 ,单于留不遣,欲降 武 ,乃幽 武 于大窖中,绝其饮食。天雨雪, 武 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终不屈。事见《汉书·苏武传》。后因以“嚙雪吞毡”指为坚持气节而过艰苦的生活。 明 张煌言 《祭四叔父文》:“姪自倡义以来,屡蹶屡奋,几于嚙雪吞毡,卧薪尝胆。虏招之不应,购之不克,始逮及妻孥。”《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 李清 ﹞想道古人嚙雪吞毡,尚且救了性命;这里无雪无毡,只有烂泥在手头,便去抓一把来嚥下。”

基本含义

  • 形容人勇猛果决,不怕困难和艰苦。

详细解释

  • 啮雪吞毡的字面意思是咬着雪吃毡,是指在严寒的冬天,人们为了填饱肚子,不怕寒冷,甚至连雪和毡都吃下去。引申义上,表示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和艰苦时,能够坚决果断地克服困难,不畏艰险。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困难的环境下,能够勇往直前,毫不退缩的精神状态。可以用来形容军人、运动员、创业者等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勇敢。

故事起源

  • 《战国策·齐策四》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将领田忌与赵国的将领孙膑进行军事对决。田忌派出的马匹品质较差,而孙膑派出的马匹品质优良。田忌知道自己的马匹不如对方,于是采取了变招,不断换马。最终田忌凭借这个策略战胜了孙膑。后来人们用“啮雪吞毡”来形容田忌在困境中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成语结构

  • 四个字的成语,由两个动词和两个名词组成。

例句

  • 1. 他在创业的道路上啮雪吞毡,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2. 面对考试的压力,他啮雪吞毡,努力学习,最终取得了好成绩。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啮雪吞毡”这个成语与勇往直前的精神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严寒的冬天啃着雪吃着毡,表达出不畏困难,勇敢面对的意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相关的成语,如“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等,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严寒的冬天啮雪吞毡,坚持去上学。2. 初中生:运动员在比赛中啮雪吞毡,全力以赴争取胜利。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他啮雪吞毡,努力备考。

拆字解意

啮雪吞毡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