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犯罪
拼音mèng jìng fàn zuì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梦境犯罪,亦称“潜意识犯罪”。该词源自美国电影《奠基》,在这部科幻动作片中,由演员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扮演的窃贼总是在人们精神脆弱时潜入其梦境窃取信息和秘密。
梦境犯罪-表现
潜意识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的行为,潜意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有直接支配、潜在参与、合并意识参与三种形式。
潜意识对犯罪的影响表现为它既可以是直接个体的犯罪行为,又可以参与有意识的犯罪之中,使犯罪行为有不同的表现。
梦境犯罪-类型
根据梦境在犯罪行为产生中的作用不同,可以将梦境犯罪分为支配型、叠加型、递增型、诱发型、附着型等五种类型,分别有不同的心理、行为表现。
梦境犯罪-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认为,人人都可能存在犯罪的潜意识,但不是人人都犯罪。原因并不是慑于法律,而很多囿于道德的约束。
梦境犯罪-代表影片
莱昂纳多主演的科幻动作片《奠基》是2010年夏天极具看点的影片之一。
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电影《奠基》讲述了一个在梦境中犯罪的故事,这部科幻动作片的故事将潜入密集而又无限的梦境世界。
Dom Cobb(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是一个经验老到的窃贼,在人们精神最为脆弱的时候,他潜入别人梦中,窃取潜意识中有价值的信息和秘密。这一罕见的技能让他成为企业间谍中令人垂涎的对象,让他失去了所爱的人,并成为一名国际逃犯。
影片中,Cobb有了一个赎罪的机会,只要他能完成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奠基(Inception)。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Cobb和他的团队的任务不是窃取思想,而是植入思想。如果他们成功,这就是一次完美犯罪。不过暗中的敌人对他们的行动了如指掌,而只有Cobb才能看到敌人的到来,因为犯罪现场存在于人的思想中。
基本含义
- 指在梦中犯下的罪行,也用来形容在现实中犯下的罪行看似不会被发现或受到惩罚。
详细解释
- 梦境犯罪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梦境指的是睡眠状态下的幻想和想象,犯罪则指违法行为或不道德的行为。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在梦中犯下的罪行,也可以用来形容在现实中犯下的罪行看似不会被发现或受到惩罚。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人做了坏事但没有被发现或受到惩罚的情况。也可以用来警示人们不要心存侥幸,不要做违法或不道德的事情,因为即使现在没有被发现,也可能会有将来的后果。
故事起源
- 梦境犯罪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这个成语可能是根据人们对梦境和犯罪的理解和想象而来的。
成语结构
- 梦境犯罪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他在梦境犯罪,做了许多坏事,但在现实中却一直表现得很正直。2. 这个诈骗犯一直以为自己可以梦境犯罪,不会被抓到,结果最终还是被警方逮捕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梦境犯罪与做坏事却不被发现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也可以将梦境犯罪与梦境和犯罪这两个词的发音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的成语和其故事起源,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和理解汉语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做了一个梦,梦里我梦境犯罪了,但是醒来后才知道只是个梦。2. 初中生:有人说梦境犯罪是不会受到惩罚的,但我觉得这是不对的。3. 高中生:电影《盗梦空间》中的梦境犯罪概念很有趣,引发了我对梦境和现实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