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脉
拼音sǔn mài
注音ㄙㄨㄣˇ ㄇㄞˋ
繁体
基本解释
中医谓显示症状难治的衰脉。《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平脉法>》:“若见损脉来,至为难治。”注:“若一息二至,名曰损脉,是气衰无胃,故为难治也。”
基本含义
- 指医生在治疗疾病时,不仅不能治愈病情,反而加重了病情或造成其他并发症。
详细解释
- 成语“损脉”由两个汉字组成,损意为损害、伤害,脉意为人体的脉搏。损脉比喻医生在治疗疾病时,不但没有起到治愈作用,反而使病情加重或导致其他并发症。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医生治疗疾病不当或不专业,导致病情恶化或出现更多的问题。也可以用来批评某些行动或措施的效果适得其反。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古代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故事中,一个名叫张仲景的医生给一个病人治疗伤寒,但是他的治疗方法不但没有改善病情,反而使病人的脉搏变得更加虚弱,最终导致病人的死亡。因此,人们用“损脉”来形容医生不当治疗的情况。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这位医生治疗病人时不仅没有起到治愈作用,反而损脉,使病情更加严重。2. 这个政策原本是为了解决问题,却没想到产生了更多的问题,完全是损脉之举。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损脉”理解为“伤害脉搏”,表示医生在治疗疾病时不但没有起到治愈作用,反而使病情更加严重。可以通过与医疗相关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如一个医生在给病人把脉时,却把脉把错了,导致病情恶化。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一些相关的成语,如“治病救人”、“医者仁心”等,了解医疗行业的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医疗操作规范。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医生给我打了一针,但是我的病情反而加重了,真是损脉啊!2. 初中生:这家医院的医生治疗不当,竟然损脉导致病人的病情恶化。3. 高中生:政府的某项政策本意是为了解决问题,但结果却适得其反,完全是损脉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