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冒冒在词典中的解释
màomào

冒冒

拼音mào mào

注音ㄇㄠˋ ㄇ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犹公然。 宋 陈亮 《问答九》:“徇其侈心而忘其分,不度其力……使天下冒冒焉惟美好之是趋,惟争夺之是务。”
    (2).犹将近。《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劣兄在此地住了冒冒的七十年了,也没见过那豪杰是四方脑袋、八楞儿脑袋!”

基本含义

  • 形容勇敢无畏,敢于冒险。

详细解释

  • 冒冒一词出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意为勇敢无畏,敢于冒险。形容人胆大心细,勇于冒险。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有胆识、敢于冒险的人,也可用于形容勇敢的行为。

故事起源

  •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了一个故事。战国时期,齐国有位名叫孟子荀卿的将军。他在一次战斗中,率领部队冒险突破了敌人的重围,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个故事被后人用来形容勇敢无畏,敢于冒险的人,就形成了成语“冒冒”。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

  • 1. 他很冒冒,敢于接受挑战。2. 她冒冒地跳下了高楼,救了一个小孩。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冒冒”与“冒险”联系起来,因为“冒险”也是形容勇敢无畏的行为。可以通过想象勇敢的人在冒险的场景中,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勇敢无畏相关的成语,如“勇往直前”、“大胆创新”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非常冒冒地参加了学校的演讲比赛。2. 初中生:他在考试中敢于冒险回答问题,取得了好成绩。3. 高中生:她冒冒地选择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去读大学。4. 大学生:他冒冒地创办了一家创业公司,取得了巨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