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仁
拼音zhēn rén
注音ㄓㄣ ㄖㄣˊ
繁体
基本解释
(1).贞一仁慈。 汉 刘向 《列女传·有虞二妃》:“天下称二妃聪明贞仁。” 唐 常衮 《贞懿皇后哀册文》:“聪明睿知,婉丽贞仁。” 清 钱谦益 《秦母钱太宜人墓志铭》:“吾母之贞仁勤俭犹是也。”
(2).忠贞而仁爱。 唐 严从 《拟三国名臣赞序》:“然其属衰乱之间,固贞仁之节;接风尘之会,吐博奕之谋,用能各奉其主,克立厥勋者,亦不可诬也。”
基本含义
- 忠诚和仁爱的品质
详细解释
- 贞仁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贞指忠诚坚定,有坚守正道、不动摇的意思;仁指仁爱善良,有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意思。贞仁表示一个人具备忠诚和仁爱的品质,既能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仰,又能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使用场景
- 贞仁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忠诚正直,同时对他人充满爱心和关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贞仁来赞美那些具备忠诚和仁爱品质的人,也可以用来表达对这样的品质的追求。
故事起源
- 贞仁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班彪传》中,其中班彪赞扬班超的品德高尚,说他“贞于仁义”,即他忠诚于仁义。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变为现在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优良。
成语结构
- 贞仁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是一个具有贞仁品质的人,对朋友非常忠诚,也乐于帮助别人。2. 她以贞仁的态度对待工作,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同时也关心他人的需求。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贞仁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忠诚坚定、充满爱心的人,他的名字叫做贞仁。通过将这个形象与成语的含义联系在一起,可以更容易记住和理解贞仁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的文化和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品德和人性相关的成语,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忠言逆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贞仁的好同学,总是乐于助人,对大家很友好。2. 初中生:作为一名班干部,我会以贞仁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同学,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3. 高中生:在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我要坚持贞仁的原则,选择对社会有益的专业,为他人做出贡献。4. 大学生:作为一名志愿者,我希望能够展现贞仁的品质,关心社会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