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犯颜苦谏在词典中的解释
fànyánjiàn

犯颜苦谏

拼音fàn yán kǔ jiàn

注音

繁体

基本含义

  • 指敢于冒犯上级,苦苦劝谏的行为。

详细解释

  • 犯颜,指敢于触犯上级,违背常理;苦谏,指苦苦劝谏,力求改变。犯颜苦谏形容人不畏权势,敢于直言进谏,为了真理或公理而不顾个人利益。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有勇气、有胆识的人敢于向权势高高在上的人提出忠言逆耳之事,以维护公正和正义。

故事起源

  • 《淮南子·人间训》记载了一个故事: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屈原任郢令,他看到国家的政治腐败,于是向君王提出了改革的建议,但被君王拒绝并流放。屈原痛心疾首,以身殉国。他的忠言逆耳,以鲜血证明了他的忠诚和正直。

成语结构

  • 犯颜苦谏是一个动宾短语,由“犯颜”和“苦谏”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他敢于犯颜苦谏,为了维护公正和正义。2. 他犯颜苦谏,虽然被拒绝,但他的勇气和坚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犯颜苦谏”拆分成两个部分记忆,首先记住“犯颜”表示冒犯上级,然后记住“苦谏”表示苦苦劝谏。通过将两个部分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成语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勇敢、忠诚、正直相关的成语,如“直言敢谏”、“忠言逆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敢于犯颜苦谏,告诉老师班级里有同学作弊。2. 初中生:他犯颜苦谏,向校长反映了学校食堂的卫生问题。3. 高中生:他犯颜苦谏,向政府部门举报了某公司的违法行为。4. 大学生:他敢于犯颜苦谏,为了维护学生权益而组织了一次抗议活动。

拆字解意

犯颜苦谏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