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厘订在词典中的解释
dìng

厘订

拼音lí dìng

注音ㄌㄧˊ ㄉㄧ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整理订正。 鲁迅 《集外集拾遗·<劲草>译本序》:“爰加厘订,使益近于信达。”
    (2).制订。 邹韬奋 《三十年前的民主运动》:“﹝ 梁任公 ﹞对立宪加紧活动,提出四项政纲,即……(二)厘订法律,巩固司法权的独立。”
    整理订定。《清史稿·时宪志一》:“﹝ 汤若望 ﹞言:‘臣於 明 崇禎 二年来京,曾依西洋新法釐订旧历。’” 清 赵克宜 《重订增补<类腋>凡例》:“ 姚氏 原书诸未尽善之处,既为详加釐订,新增者成於锋鏑之餘,疵顈在所难免。” 朱自清 《论国语教育》:“ 陆先生 是主张‘整理国字’使之合理化,科学化,统一化,正确化,非从速釐订标准字不可。”

基本含义

  • 指对文件、书籍等进行仔细的校对、修订。

详细解释

  • 厘订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厘和订。厘的意思是衡量、计算,订的意思是订正、修订。厘订合在一起,表示对文件、书籍等进行仔细的校对、修订。厘订一般是指对已经成型的文件进行修改、完善,使其更加准确、规范。

使用场景

  • 厘订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对文件、书籍等进行修改、修订的场景。可以用于形容编辑、校对人员对稿件进行仔细修改,也可以用于形容对法律文件、合同等进行严格的修订。

故事起源

  • 关于厘订的具体起源故事目前尚无明确记载。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编辑们花了很多时间对这本书进行厘订,确保没有任何错误。2. 这份合同还需要一些厘订,才能正式生效。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厘订”拆分为“厘”和“订”两个字,想象一个编辑员用尺子衡量文件的准确性,然后用笔进行修订,从而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编辑、校对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文件修订和校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厘订了我的作文,指出了很多错误。中学生:我在写论文之前,会对资料进行厘订,确保准确无误。大学生:我在写毕业论文之前,会请专业人士对论文进行厘订,提高质量。成年人:我在签署合同之前,一定会仔细厘订,确保没有漏洞。

拆字解意

厘订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