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羁迟在词典中的解释
chí

羁迟

拼音jī chí

注音ㄐㄧ ㄔ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淹留耽搁。 明 汤显祖 《南柯记·卧辙》:“公主久行,本爵难以羈迟,告辞了。”《西游记》第三六回:“他若留你,我就出来奉请;若不留你,我却不敢羈迟。”

基本含义

  • 形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行动。

详细解释

  • 羁缧,古代用来拴住马的绳索;迟,指行动迟缓。羁缧拴住了马,使马的行动受到了限制,因此羁迟形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行动。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受到外界的限制,无法自由行动的情况,也可以用来比喻受到各种困扰、束缚和约束的状态。

故事起源

  • 《左传》中有一则故事,晋国大夫郤缺因为忠于国家,被秦国囚禁在牢中。一天,郤缺的妻子为了让他能够重获自由,带着儿子去秦国向秦王求情。郤缺的妻子走到秦王面前,哭诉着郤缺的忠诚和对家庭的依恋,希望秦王能够放他们一家人回去。秦王被她的忠诚所感动,放了郤缺一家人。郤缺重获自由后,对妻子说:“你曾为我而流泪,我为你而羁缧。”后来,人们就用“羁缧”来形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行动的状态。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第一个字“羁”是动词,表示束缚;第二个字“迟”是形容词,表示行动迟缓。

例句

  • 1. 他因为家庭的责任而羁迟于工作。2. 这个国家的发展受到了各种因素的羁迟。3. 学生们期待着放假,不再被学习的束缚羁迟。

记忆技巧

  • 将“羁迟”拆分开来记忆。可以将“羁”想象成一根绳子,而“迟”则表示行动迟缓。将这两个元素结合在一起,形象地想象成被绳子拴住的人行动缓慢,就能够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羁迟”相关的成语,如“羁旅”、“羁绊”等,可以进一步扩展对于束缚和限制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因为天气炎热,我们只能在教室里上课,感觉被“羁迟”了。2. 初中生:学习压力大,感觉自己的梦想被各种考试“羁迟”了。3. 高中生:家长对我的要求很高,我感觉自己的人生被“羁迟”了。

拆字解意

羁迟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