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中和节在词典中的解释
zhōngjié

中和节

拼音zhōng hé jié

注音ㄓㄨㄙ ㄏㄜˊ ㄐㄧㄝ 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唐德宗 贞元 五年,下诏废除正月晦日之节,以二月初一为中和节。是日民间以青囊盛百谷瓜果种互相赠送,称为献生子。里闾酿宜春酒,以祭 勾芒神 ,祈求丰年。百官进农书,表示务本。见《新唐书·李泌传》。 宋 杨万里 《二月一日郡圃寻春》诗:“中和节里半春天,一拂清寒半点暄。”

基本含义

  • 指在冲突或争议的双方之间起到调和、平衡作用的节日。

详细解释

  • 中和节是一个由“中和”和“节”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中和”表示调和、平衡,指在冲突或争议的双方之间起到调和、平衡作用;“节”指节日,表示在特定的时间或场合进行的庆祝活动。

使用场景

  • 中和节通常用于描述在矛盾、争议或冲突的双方之间采取调和、平衡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也可以用来表示在特定的节日或庆祝活动中,人们通过和谐的方式来团结一致、共同庆祝。

故事起源

  • 中和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在古代,人们通常会在冲突或争议的双方之间设立一个特定的时间或场合,通过庆祝活动来调和、平衡双方的关系。这种做法既能解决矛盾,又能加强团结,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习俗。

成语结构

  • 中和节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中和”为动词短语,表示调和、平衡的意思;“节”为名词,表示节日的意思。

例句

  • 1. 在中和节这一天,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以展示和谐与团结的精神。2. 他在争议双方之间发挥了中和节的作用,成功地解决了双方的冲突。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中和节”与调和、平衡的概念联系起来,想象在一个节日上,人们通过庆祝活动来调和、平衡双方的关系,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文化,了解不同节日的起源和意义,以及人们在节日中的庆祝活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中和节时,我们会和同学们一起举行各种有趣的游戏,增进友谊。2. 初中生:中和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我们可以通过庆祝活动来调和、平衡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3. 高中生:在中和节这一天,我们可以通过举办讲座、演讲比赛等活动,传递和平、团结的信息,提高社会意识。

拆字解意

中和节词语造句